后司街
标题: 糊拉踏之歌 [打印本页]
作者: 小李飞刀 时间: 2005-11-12 01:02
标题: 糊拉踏之歌
糊拉踏之歌![MP=460,100,true]http://www.mhkbbs.com/upnew/20059391014208.mp3[/MP]
[此贴子已经被后司街于2005-11-12 12:38:13编辑过]
作者: 无聊 时间: 2005-11-12 02:43
俺手机也是糊拉塔彩铃。
作者: 青梅竹马 时间: 2005-11-12 05:24
<P>真好听!</P>
作者: 流浪的小孩 时间: 2005-11-12 17:47
好听又好吃!
作者: 天台人 时间: 2005-11-12 18:07
哈哈!真逗!
作者: 风花雪月 时间: 2005-11-12 18:13
<P>呵呵</P><P>是这韩语版好听多乐!!</P>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5-11-13 08:39
<P>HA,谁这么有创意,居然比我还厉害,改天咱们切磋切磋.</P>
<P>歌词大意如下:</P>
<P>糊拉挞!糊拉挞!啊,好吃哇!啊拉拉,啊拉拉,好吃的哇..........</P>到哪里,到挪开都步弗出格好吃国.......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3 11:16:45编辑过]
作者: 陈笑魅 时间: 2005-11-14 03:50
<P>好啊!乐配词。</P>
作者: 人生无止境 时间: 2005-11-14 18:17
<P>呵呵,当初我老婆一听这歌就想起天台的呼啦踏。</P><P>她也只是听我讲过从来没有吃过。呵呵。下次带她去吃。</P>
作者: 虫二 时间: 2005-11-14 18:21
<P>
</P><P>人才啊!</P>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5-11-14 23:57
<P>呵呵</P>
<P>那位兄台配的词不错!</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11-14 15:59:13编辑过]
作者: 寒凉河 时间: 2005-11-15 02:52
建议由一诺用天台话唱,录制后发上
作者: 小李飞刀 时间: 2005-11-15 04:09
8错的建议!
作者: 驴拉多纳 时间: 2005-11-15 04:31
哈哈,完全可以!
作者: 招蝶蜂 时间: 2005-11-15 04:39
<P>有意思</P><P>真有意思!</P>

[em01][em01]

[em02][em02][em02][em02][em02]

[em03][em03][em03][em03]

[em04][em04][em04][em04][em04]

[em05][em05][em05][em05]

[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em06]

[em07][em07][em07][em07][em07][em07][em07][em07][em07]

[em08][em08][em08][em08][em08][em08][em08]
作者: 找巅峰 时间: 2005-11-15 05:5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寒凉河</I>在2005-11-14 18:52:31的发言:</B>
建议由一诺用天台话唱,录制后发上</DIV>
你就不要建议了,干脆你来唱,给配上不就完了!
作者: 干蛹蜂 时间: 2005-11-18 02:07




作者: 走遍天涯 时间: 2005-11-18 03:08






作者: 向左,向右 时间: 2005-11-19 06:18
需要考证一番,韩国人是否是天台人的后裔?
作者: 皮桶 时间: 2005-11-28 07:36
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研究后确认韩国人是天台人的后裔.
作者: 菜10 时间: 2005-11-28 18:42
<P>是的</P><P>不过韩国现在不认祖宗了</P><P>连汉城都改名字了</P>
作者: 王远暄 时间: 2005-12-2 05:45
叫什么首尔,真是忘祖哪
作者: 懂音乐 时间: 2005-12-22 19:24
好贴原来在这里啊?
作者: 泽顺月客 时间: 2005-12-22 20:52
再听一遍!
作者: zjtt 时间: 2005-12-29 21:27
好听的
作者: 老头子 时间: 2006-2-7 20:05
又发现一个好贴!
作者: 鬼挂脚来 时间: 2006-2-7 23:23
<P>不是天台话唱的啊`~</P>
作者: 东海龙王 时间: 2006-2-11 21:53
难怪我以前初听此歌时自感很亲切,原来是糊啦汏若的
作者: 后司街 时间: 2006-2-11 23:09


作者: 杭州小妖 时间: 2006-6-15 20:56
好听,亲切.
作者: 雨季 时间: 2006-6-16 17:52
<p>我听不到,怎么停了呢</p><p> </p>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6-7-9 16:01
妙啊,妙啊
作者: 天龙 时间: 2006-7-17 03:32
好听
作者: 俺天台人 时间: 2006-8-2 01:32
怎么是大长今啊????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6-8-7 21:42
<span class="a12">糊拉汰与饺饼筒</span><br/><br/><span class="hang20"> “糊拉汰”实际上应该写成“糊拉拖”,只因为天台方言中的“拖”字是念成“汰”的,才这样写。“糊拉拖”,顾名思义是把麦粉调成稀薄而不失其粘性的糊状,用手把它放在锅子里拖拉成圆形的薄饼,一次一个,用不到一分钟就熟。制作方便,香脆可口,是天台乡民的家常便饭之一。 <br/> 不过要做得好,还得讲点技术。譬如,麦粉调水的稠薄,锅里油量的多少,火候的旺猛与否,都要恰到好处。否则,遢上的粉糊不是溜了,就是紧贴在镬面上起不来,那就成不了糊拉拖,倒成了一塌糊了。当然,在巧妇手下,完全可以使它张张薄如纸、圆如镜,透光亮,揩些油、葱、蒜,吃起来香味四溢,松软适度,可口极了。 <br/> 天台风俗,新媳妇下厨,夫家常让她做“糊拉拖”或“麦饼头”考考她的手艺。 <br/> 假如用同样的方法,在特制的平锅——“鏊”上作业,“糊拉拖”就从半球形成为平面圆形。这就叫“饺饼皮”了。在它的上面放上各种菜料,卷成筒形,然后敷油,烤至焦黄,就成了天台人最拿手的风味佳肴——“饺饼筒"了。 <br/> 饺饼皮一般是用麦粉做的,也有用粽丝刷把稀米浆刷在鏊上,变成又薄又软的“米筒”皮子,在这上面撒些红糖,做成甜的。这与一般饺饼筒做成咸的,是大异其趣的。 <br/> 饺饼筒相传为济公所创。济公在国清寺为僧,见每餐剩下很多菜肴,就把这些菜肴裹在糊拉拖里供下一餐食用,受到僧众欢迎,而被提拔为衣钵僧。这便是饺饼筒的来历。此后每逢岁时佳节,乡民往往把“饺饼筒”当作祭品。尤其在清明节、七月半、大年夜的时候,更是不可缺少。 <br/> “饺饼筒”做得讲究点,人们称之为“五虎擒羊”,就是以肉片、猪肝、蛋皮,鱼肉,豆腐片等分别与金针、木耳、粉丝、笋丝,菜梗等依照一定顺序放在糊拉拖皮上卷制而成。把它烤得油光发亮,是最好的下酒物。不会喝酒的,以饺饼筒和粥而食,味道也很不错。 </span>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6-8-7 21:42
肉丸糊麦饼<br/><br/> 在天台粉食类中最能登得大雅之堂的,除了饺饼筒,就算肉丸糊麦饼了。它以麦粉和精肉为主料,辅以多种佐料制成。状若圆盘,直径20厘米,厚约3毫米,淡黄色,外面松软,里面香嫩,味道美极了。 <br/> 在天台的家庭主妇手下,各种各样的麦饼都能做出来,豆腐麦饼、洋芋麦饼、腌菜麦饼、菜干麦饼、苔莱麦饼……,用什么副食做馅就叫什么麦饼。而肉丸糊麦饼则是巧妇们拿手的工艺。那为什么叫“肉丸糊麦饼”呢?说起来有趣。祖传很早以前,有对老夫妻刚给儿子谈了一门亲事,不想女方家里的人突然登门来摸家底,家中没备好菜,临时买,路太远,两老急得团团转,只得把仅有的一碗肉丸打糊,加上佐料,遏了几个饼待客,心里还生怕对方不满意。谁料客人吃得津津有味,啧啧称奇,还要求他们传授做法呢。从此,肉丸糊麦饼就在天台民间流传开来,经过后人不断改进,成了今天的粉食珍品。 <br/> 下面介绍用料和制法。 <br/> 用料:上白面粉500克,精猪肉250克,味精10克,精盐15克,酱油35克,猪油50克,花椒粉10克,素油100克,水适量。 <br/> 制法;1、先将精肉剁碎斩糊,然后拌入葱花、味精、精盐、酱油、猪油、花椒粉,最后掺入少量水,将肉馅打至发稠即成馅心。 <br/> 2、用40—50℃的温水将面粉和成面团,面团的软硬以平放掌心能够缓缓垂下掌缘为宜。这样才能松软,富有弹性。 <br/> 3、把面团拍成每只100克左右的剂。先用手掌将剂放在撤有干面粉的砧板上略为揿扁,然后左掌平托,右手将馅心窝入揿扁的面剂中封口,再用手掌略为揿扁,用擀杖擀成圆盘形即可。擀时要注意两面多翻身,馅心要擀到饼缘,使肉糊均匀分布,厚薄一致。 <br/> 4、遢(烙)饼前,锅要烧热;并敷好素油。摊饼时要两面多翻身,翻身时敷油。饼快遢熟时,手提饼缘至锅沿,顺时针方向慢慢转动,直至遢熟为止。火不可过猛,以免饼皮焦硬;火小了饼皮板结,也不松软。 <br/> 天台城关,城郊一带还有一种巧究的麦饼,叫“肉丸麦饼鸡子灌”,技艺要求更高。当肉丸糊麦饼在锅子里翻遢至半熟时,先不要敷油,用刀在麦饼夹层中轻轻戳一个洞,用汤匙把打搅调匀的鸡蛋浆灌进去,缓缓流遍整个馅心。然后放回锅里,敷上素油,翻烙到两面黄为止。 <br/> 肉丸糊麦饼端上桌,吃法也别具一格。不要用手拿着吃,而要用三只筷子撕着吃,类似西餐。左手拿一支筷压住饼,右手用一双筷撕饼。这里面也有故事呢。天台立县之初,正是三国鼎立之时。战祸迭起,百姓遭殃。他们敢怒不敢言,于是在吃麦饼时用上三只筷。意思是饼象征着完整的河山,三只筷子为三国,谴责魏、蜀、吴分裂国家,以泄心中郁愤。 <br/> 用筷夹起金黄润亮,油香沁鼻的麦饼,蘸一蘸酱油、醋、麻油、辣酱之类的调味品,品尝一番,那才叫人惬意呢!
作者: 秀拔东林 时间: 2006-8-7 21:42
扁食<br/><br/> 天台扁食也是麦粉制成的食物。有点象北方的饺子、南方的馄饨,但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比饺子精致,比馄饨丰满。馅的多样性更非饺子、馄饨可比。至于它的形状,略带扁形,颇像耳朵。当地民间还流传着一个笑话呢! <br/> 有户人家来了客人。丈夫吩咐妻子包扁食请客。妻子不知道怎么个做法,猛然想起丈夫说过自家的猪瘦得象扁食,就把粉捏成猪的形状放到汤里煮。丈夫揭开锅用勺搅,看妻子做了这么些怪物,就说:“你怎么搞的?”妻子回答说:“你不是说猪象扁食?”丈夫见妻子听错话,气得敲勺子:“你耳朵呢?”妻子还是搞不灵清,说:“耳朵本来是做着的,让你这一搅一甩的,还不搅掉了?”丈夫无可奈何地叹息:“唉,呆蛋!”妻子应声:“啥?来蛋?好的!我这就拿来,是做馅呢,还是和汤?” <br/> 这自然是充满机智的幽默和调侃,但也表明天台扁食与民间文学之间有着某种不解之缘。在天台南山——特别是山头郑一。带——扁食叫做“汤包”。据说郑姓祖上孟五公是个远近闻名的豪杰,作一个揖能使十来个壮汉跌入池塘。只因他头生得扁,人们敬畏他,尽管背后不免叫他郑扁头,当众场合可忌讳个“扁”字,于是扁食就成了“汤包”。 <br/> “汤包”这别号倒道出了扁食的特点。扁食得先“包"。揉好面粉,扎成小段,用擀杖辗压成巴掌大的薄皮(现在多用轧面机轧了)。然后把煮熟的萝卜、荸荠、笋干、精肉及豆腐干、鸡蛋片剁成的碎丁,配上调料,作为馅子。 <br/> 把皮子两端弯成圆形,用拇指、食指捏合,就成了周围高中间低的扁食,跟人的耳朵确实相像,现做现烫,在汤中加点酱油醋,又热又香,那味道够你夸的。当然,也有现包现烤,放上抽,撒上葱,淡黄油亮,是难得的下酒佳馔。 <br/> 扁食,天台人可以说是一年吃到头。特别是春节,那是非吃不可的。除夕裹好,正月初一当晚饭。这与北方守岁时包辞岁的“饺子”(包时正值辞岁迎新时刻,称“更岁交子”,谐音变说就成了饺子)的风俗相近。而在正月十三挂灯,正月十八落灯,都得吃扁食,则是天台人的创造。 <br/> 建国以后,北方人南下,包饺子多起来了,似乎有跟本地人吃扁食、点心店卖馄饨并驾齐驱之势宁。 <br/>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8-7 21:45
偶还是稀饭洋芋麦饼!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6-8-11 01:31
怎么连接不上.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8-12 06:35
呵呵,估计你的网速有问题!
作者: 君君 时间: 2006-8-15 03:07
我怎么听不了啊
作者: pinkpetrel 时间: 2006-9-5 19: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琳wushanyun 时间: 2006-9-7 00:27
<p>已经不能播放了!~~~~~~~~</p><p>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5</p><p></p><p>谁传给我听听</p>
作者: tianmeng 时间: 2006-9-10 17:50
<p>郁闷.听不到.</p>
作者: 天空530 时间: 2006-9-11 06:39
怎么听不到啊??好想吃!!
作者: 琳wushanyun 时间: 2006-9-12 22:53
<p>我是好想听,说得那么好的,等我发现的时候却没有了,可怜呀!~~ 楼主哪里找来的,有下载吗?</p><p>分享一下呀!~~</p>
作者: cyk2001 时间: 2006-9-21 21:30
<p>哈哈,有趣!</p>
作者: 带三个表 时间: 2006-9-21 22:07
听不到。
作者: 琳wushanyun 时间: 2006-9-22 22:26
唉,这贴可以删了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6-9-22 23:35
<p>有的人是可以听的,</p><p>有的人不行</p>
作者: 琳wushanyun 时间: 2006-9-23 17:03
<p>难道你想说人品问题?</p>
作者: 消防栓 时间: 2006-9-23 17:26
楼上理解正确!
作者: 琳wushanyun 时间: 2006-9-23 17:44
<p>你能听见?</p><p></p>
作者: 消防栓 时间: 2006-9-23 17:48
我也不能听的
作者: 琳wushanyun 时间: 2006-9-23 18:59
那你人品不好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6-9-23 19:06
<p>呵呵,</p><p>琳MM不要这么直接啊</p>
作者: 琳wushanyun 时间: 2006-9-23 19:27
我对水水哥哥是最直接的了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6-9-23 19:30
<p>是比较直接的,</p><p>你快要吓倒我了。</p>
作者: 小盏 时间: 2006-9-23 22:27
<p>一温州的朋友和一四川的朋友先后来天台玩,我都带他们去吃糊拉汰了。</p><p>反应奇好,让我很是自豪。</p>
作者: 消防栓 时间: 2006-9-23 23:13
要把天台的糊拉汰推广到全世界去!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