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陈迹残影间的暗示【老帖重开】 [打印本页]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2-27 22:42
标题: 陈迹残影间的暗示【老帖重开】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size=3></FONT></P>
<P>
<P align=center><FONT color=#000000><FONT size=2>【壹】大跃进壁画</FONT></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这是上个世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年代全民族的一个梦,一个集体被催眠了的梦。梦境中,人们想到了天堂,神话里嫦娥所向往的那个地方,人们也听说过嫦娥奔月后,在月宫中的那丝寂寞,但人们想像的天堂大概不在月宫,至于在天空中的哪里,梦中的人们也不确定,这次的飞天也不是一个人的逃奔,那是一次集体的行动,所以人们确信不会像嫦娥那样的孤寂。三位姑娘满脸的笑容,那份欢喜,那份憧憬,都毫不掩饰地挂在脸上,胸前戴着大红花,只能说明她们是众人中的几位代表,她们是梦中的先进者,也只有先进者才有资格奔往天堂。前一位姑娘手举花篮,在前引路,中间的那位回头招呼着后一位加快速度,坐在玉米、小麦和稻谷上的姑娘想象着即将要到达的天堂的生活。或许,她们只能想象着天堂间有着吃不完的玉米和米粉,与当初嫦娥奔月的动机相比,她们要现实得多,但缺少的恰恰是神话中的那种浪漫。或许,还有着另一个梦境,梦中人们在人间有着惊人的粮食产量,那串不可思议的数字,在出现了无数次之后,也就成为了人们公认的事实,放卫星的梦想也就成为了不可改变的现实。“卫星姑娘上天庭”点明了此画的主题。</P>
<P>
<P> 这是在另一堵墙上的一组画。最后一幅是一个老农悠闲地坐在马车上,那种悠闲在当时应是与懒惰和落后同义的,在其后面的是一辆火车,尽管火车要比马车快得多了,尽管小城的人们没有几个看到过现实中的火车,但人们觉得火车已太慢了,人们的想象中最快的是飞机与火箭,于是在最前面的自然就是它们了,最先的那位小伙子手举着“光荣”的红旗,坐的是“跃进号”火箭,飞向天堂,这一梦想与“卫星姑娘上天庭”的主题是不谋而合的。此时,人们要的是速度,人们要奔跑着进入共产主义,这个乌托邦中最浓的成份又恰恰是那种浪漫。</P>
<P>
<P> 几年之后,人们就为这一梦想付出了代价。可惜的是在人们还没有全完清醒时,就进入了另一个梦中。其中,在中国并不存在<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鲁迅">鲁迅</st1:PersonName>先生那种梦醒了没有路可走的担忧,要么,接着做另一个梦,要么,迅速忘却梦境。在时光过去了半个世纪之后,无意间还留在墙上的这二组壁画,保存了旧时梦境中的一缕残影,可叹还是可悲,任凭想象。此画的作者已无法考证。</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st1:chsdate w:st="on" Year="2005" Month="6" Day="2"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05</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日</st1:chsdate>摄于浙江天台四方塘路一民居。</P>
<P>
<P>
<P> (欢迎访问本人的blog:<a href="http://freecloud.tianyablog.com/" target="_blank" ><FONT color=#6fbdc4>http://freecloud.tianyablog.com/<;/FONT></A> )</P>
<P>
<P> [attach]2294[/attach]</P>
<P>
<P>
<P> [attach]2295[/attach]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 9:31:05编辑过]
[ 本帖最后由 闲云散人 于 2008-11-13 15:34 编辑 ]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2-27 22:43
<P>[attach]2296[/attach]</P>
<P>
[attach]2297[/attach]
</P>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2-28 00:06
<P>此帖将不定期更新。</P>并谢绝转帖。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8 7:43:31编辑过]
作者: 铁马书生 时间: 2006-2-28 00:26
此帖将不定期<FONT size=7>顶</FONT>.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2-28 02:44
此贴偶定期顶!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2-28 06:03
我也定期顶!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2-28 15:36
<P>谢楼上几位的捧场,看来不定期更新还不行 :))</P>
作者: 江南雨 时间: 2006-3-1 01:02
<P>好好努力呀,同志们都期盼着呢</P>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6-3-1 02:54
<P>我记得当初小北门车站候车室的墙上,是幅大宣传画,有关珍宝岛之战于庆阳的“生命不息,冲锋不止”。</P>
<P>小学的时候,有一年班级每周要去那边做好事,就在那幅画底下清扫,那个缠着绷带战斗的形象太深刻了。</P>
<P>中国人被事实教育得非常务实,只相信实力和实际,不相信思辨。谁给一个梦,就做什么梦,其实信这个梦吗?根本不信的。反正不是这个梦,总是其他的梦来代替。</P>
<P>弗雷泽在《金枝》里边说得很清楚,中国人对于神都是实用的态度,今天为了求雨,可以上香上酒敬全猪全牛,几百人下跪求雨,过了一星期要是仍然滴雨不下,就要把龙王从庙里拖出来暴打一通。所谓的求神还愿都是如此,你保佑我了,灵验了,我才去还愿谢礼,否则就是你不灵,从此不信你。这太不像个信仰,更像是某种交易。</P>
<P>宗教如此,意识形态上也差不多。最近五十年的意识形态在中国人心理中扎根了吗?更像一阵风吧,现在只是还有个风扇在那儿吹罢了。所以不得不承认孔夫子还是伟大的,他只教给我们处世哲学,一代代被继承下来;而不是形而上的哲学,因为那些东西在中国没有市场。</P>
<P>说远了,期待闲云老师不断更新。</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2-28 18:56:31编辑过]
作者: 后司街 时间: 2006-3-1 04:23
[attach]2860[/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5 10:21:42编辑过]
作者: 后司街 时间: 2006-3-1 04:41
[attach]2321[/attach]
作者: 后司街 时间: 2006-3-1 04:45
[attach]2322[/attach]
作者: 后司街 时间: 2006-3-1 05:4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闲云散人</I>在2006-2-28 7:36:48的发言:</B>
<P>谢楼上几位的捧场,看来不定期更新还不行 :))</P></DIV>
我们将不定期编辑你的文章!
作者: smithzhang 时间: 2006-3-1 05:4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bracadabra</I>在2006-2-28 18:54:50的发言:</B>
<P>我记得当初小北门车站候车室的墙上,是幅大宣传画,有关珍宝岛之战于庆阳的“生命不息,冲锋不止”。</P>
<P>小学的时候,有一年班级每周要去那边做好事,就在那幅画底下清扫,那个缠着绷带战斗的形象太深刻了。</P>
<P>中国人被事实教育得非常务实,只相信实力和实际,不相信思辨。谁给一个梦,就做什么梦,其实信这个梦吗?根本不信的。反正不是这个梦,总是其他的梦来代替。</P>
<P>弗雷泽在《金枝》里边说得很清楚,中国人对于神都是实用的态度,今天为了求雨,可以上香上酒敬全猪全牛,几百人下跪求雨,过了一星期要是仍然滴雨不下,就要把龙王从庙里拖出来暴打一通。所谓的求神还愿都是如此,你保佑我了,灵验了,我才去还愿谢礼,否则就是你不灵,从此不信你。这太不像个信仰,更像是某种交易。</P>
<P>宗教如此,意识形态上也差不多。最近五十年的意识形态在中国人心理中扎根了吗?更像一阵风吧,现在只是还有个风扇在那儿吹罢了。所以不得不承认孔夫子还是伟大的,他只教给我们处世哲学,一代代被继承下来;而不是形而上的哲学,因为那些东西在中国没有市场。</P>
<P>说远了,期待闲云老师不断更新。</P>
</DIV>
<P>
<P>ABRA说得也很不错!顶!</P>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3-1 05:55
呵呵,编辑的不错!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3-1 17:25
<P><FONT color=#000000 size=2></FONT> </P><P><FONT color=#000000 size=2>to允许误差: 有味就行。</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2>to 江南雨:对于懒的人,有时鼓励是有效的.</FONT></P><P><FONT size=2><FONT color=#000000>to abracadabra: 健忘与随流是又一国粹。</FONT></FONT></P><P><FONT color=#000000 size=2>to 后司街:隆重感谢!</FONT></P>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3-2 16:16
<FONT size=2>to abracadabra: 80年代初读艾略特的《荒原》,读得是一头雾水,有内行人建议先读弗雷泽的《金枝》,好不容易寻得,一头扎入,不小心,扎得太深,侍读完,还不过瘾,又寻得许多人类学的书,想不到一读就是二年。将那位艾略特倒给忘了,现在想来真有点对不住老艾了。</FONT>
作者: 后司街 时间: 2006-3-2 16:57
呵呵,你们师生同心啊!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6-3-3 09:04
哈哈, 如果闲云老师跟了艾略特, 虽然可能会多一个英诗批评家, 我们这些人就可能看不到这么多直通每个人记忆深处的故乡人文记录了.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3-3 16:48
嘎高深滴!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3-3 17:25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2></FONT></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2></FONT></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2> </FONT></FONT></FONT><FONT size=2>【贰】食堂规则
</FONT>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落尽山花人不见,白云堆里一声钟。”这是清代诗人潘耒对散落在天台华顶山上的茅篷的描述,茅篷是旧时华顶山间僧侣所修建的住所,茅篷大都简陋,几株山树构成屋架,以茅草为屋顶,冬暖夏凉,屋前种几株茶树,在明前采下,以茶供佛。当寒夜有客来访,铲雪融水,发火煮茶,畅谈佛理。茅篷前的那条小径,修竹翠绿,时而有小鸟鸣叫其间,在如此幽雅素净的山间修心养性,领悟佛理,是一种造化。</P>
<p>
<P> 当时光进入到上世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0</FONT>年代,华顶山上的茅篷已不见了僧人们的影子,人们都进入了另一种集体的形式,那就是“人民公社”。寺庙历来是人们在乱世避难与归隐之地,而人民公社将这最后的避难所也取消了,记得天台宗的祖庭国清寺当时也改成了国清大队。不知茅篷里的那些僧人是同样被编入了某个公社还是还俗回了老家?留下的这些茅篷或任其倒塌,或改为它用。在药师庵旁的一间茅篷就被作为当时生产队的食堂用房,沉寂了千年的茅篷,在那个年代的确也热闹了一番,社员们上山劳动了,中午都回到这儿吃中餐,饭当然是自己带米,并自备饭盒,同样要上交柴火费。又过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多年,当人民公社化结束了,茅篷又恢复了往昔的宁静,但没有了隐士与僧人的茅篷,也就没有了生命与意义。</P>
<p>
<P> 木板墙上的那张“食堂规则”书写于当时的人民公社,它似乎是特意留下来供后人追溯往事的,<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5</FONT>年的初夏,当我在药师庵旁的那间茅篷,与它邂逅时,似乎觉得它守候在那儿,就是为了与人们叙述往事的。</P>
<p>
<P> 公告全文如下:“食堂规则<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一)<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职工在食堂烧私菜,柴一律自备。若要烧,没柴,按另行开伙同样收费。(二)另时工每人每天收伙费六分。(三)凡在食堂另行开伙,每人每餐收伙费五分。(但数量多者,应适当增加伙费。)<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四)凡需另行开伙者,事先必须处(取)得食堂会计同意,否则有关人员有权拒绝。(五)食堂火炭一律归集体。炊事员每月缴柴费六角。华二队食堂。”</P>
<p>
<P> 公告中我们注意到了几个细节,其一,书写用了许多当时都能接受的不规范的简体字和一些错字。其二,在深山中的食堂同样缺少柴火。其三,无任是谁都得交费。其四,所有财产都归集体。或许,从这些细节中,我们还能体会其中更深的暗示。</P>
<P>
<p>
<p>
<P><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2" Month="5" Year="2005"><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05</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 </FONT></st1:chsdate>日摄于浙江天台华顶山一茅篷。</P>
<p>
<p>
<P>[attach]2348[/attach]</P>
<p>
<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3 9:26:33编辑过]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3-3 19:27
楼主真是有心人!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5 01:36
[attach]2386[/attach]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5 01:47
[attach]2390[/attach]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6-3-5 03:23
真是惭愧,身为天台人,华顶我居然还没去过,汗。。。。。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3-6 18:06
<P>再谢Jimmy_z !</P>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3-6 22:28
<P> 【叁】财政公开栏
<p>
<P>
<p>
<p>
<P> “公开”二字现在被使用的频率是相当的高了,有“政务公开”、“财政公开”、“公开选拔”、“公开招聘”等种种说法。细细想来,公开的目的是让世人都知道事情的真相,也就是增加一些透明度,事情都透明了,在世人的眼皮底下,那么,那些暗中的手脚就比较难做了,看来这的确是一种好事。其实,如果人们都能自律,或许这些公开就多此一举了,它的存在也说明了人们无法自律,如此必要的监督还是需要的。一旦公开成为一种装饰,也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如果公开也需要监督,那就是一个玩笑了。</P>
<P>
<p>
<p>
<P> 现存于天台灵溪村一四合院内的这一财政公开栏,说明现在的种种公开说法并非是一种新鲜事,老早就有此说法,并已广泛实施,真所谓是太阳底下无新事。新建生产队是灵溪村人民公社化之后的叫法,从“包产小队”几字,我们能猜测这是上世纪80年代初的生产责任承包制的时代,离人民公社化彻底的结束还有几年时间。</P>
<P>
<p>
<p>
<P> 公开栏的总标题为“新建生产队财政公开栏”,下设两个小栏目,其一为“包产小队上交产品统计表”;其二为“财务月结通算表”。从表一中,能看出当时生产队共分成五个小组,也就当时的承包组,上交的作物中,除了小麦、大麦、早稻、中稻主粮外,还包括黄豆、洋芋等其它作物。表中各承包组的上交产品的公开,既有利于各小组间的相互监督,又有利于对上级生产队的监督。表二所列的是每月的财政收支情况,其中包括农业、园林、畜禽、副业、工业五方面的收入,但在支出方面就不只这五项了,其中还有管理费支出等。财政收支的公开有利于群众对生产队干部的监督,但支出项多于收入项看来在当时也是默认的,其中包括管理费的支出。</P>
<P>
<p>
<p>
<P> 公开栏中,我们注意到了这样一些细节,其一,书写者用了许多繁体字的同时也用了几个不规范的简化字,此表通常情况下为生产队会计设计并公布,用繁体字能表明其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其二,每栏中都有空白栏,为的是随时可增添。其三,表中原先的数据为粉笔书写,以便极时更新。现在画面上的数字为小孩所<FONT color=#000000>涂鸦</FONT>。</P>
<P>
<p>
<p>
<P><st1:chsdate w:st="on"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20" Month="5" Year="2005"> 2005年5 月20</st1:chsdate>日摄于浙江天台灵溪村一民居。
<p>
<p>
<p>
<P>[attach]2551[/attach]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6 14:29:38编辑过]
作者: zjtt 时间: 2006-3-7 02:27
<P>不错!顶</P>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7 05:49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闲云散人</I>在2006-3-6 10:06:32的发言:</B>
<P>再谢Jimmy_z !</P></DIV>
<P>不客气!</P>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7 05:53
[attach]2560[/attach]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7 05:54
[attach]2861[/attach]
作者: hongq 时间: 2006-3-8 09:26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3-9 15:34
<FONT color=#000000 size=2>再谢jimmy_z!</FONT>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3-9 21:3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闲云散人</I>在2006-3-3 9:25:53的发言:</B>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2></FONT></FONT></FONT></P>
<P><FONT size=3><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 size=2></FONT></FONT></FONT></P>
<P>在药师庵旁的一间茅篷就被作为当时生产队的食堂用房,沉寂了千年的茅篷,在那个年代的确也热闹了一番,社员们上山劳动了,中午都回到这儿吃中餐,饭当然是自己带米,并自备饭盒,同样要上交柴火费。又过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多年,当人民公社化结束了,茅篷又恢复了往昔的宁静,但没有了隐士与僧人的茅篷,也就没有了生命与意义。
<P>
<P>
<P>
<P>
</DIV>
<P>闲云老师的记忆可能有误,我有亲身经历,其实没有真正执行过多长时间,因为没法执行。我对华顶有难以割舍的感情,我在那里渡过了我的童年。</P>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3-10 00:34
老虎隐居华顶?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3-10 17:33
<P> to 老虎:文中的10年指的是"人民公社"化。行文中的不明确,产生的误解。华顶当时是林场,具体的年数,俺就不知了,老虎在那儿度过了童年,那一定是了解的。谢过!</P>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3-10 17:46
<P> 【肆】捐助碑</P>
<P>
<p>
<p>
<P> 西人有感恩节,定于每年十一月的第四个星期四,为的是欢庆丰收的日子,按照宗教传统习俗,成为了感谢上帝与友人真诚帮助的日子。虽然国人没有这一节日,但感恩之心还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中的,成为传统的美德而一脉相传的。如村中在有人出钱修路铺桥,那在路成桥通之时,定会以各种形式告示众人修行做善事人的姓名,或以其名来命名,或立一石碑以示众人。如果是集体集资的,那石碑上就会有一串很长的名单,无论出资多少都会在碑中一一列出,“有钱出钱,没钱出力”的民间法说,也体现在这些项目中,所以在此类的石碑中往往也能看到某人出了几工的记载。这种做法有点象现在的那种摊派的味道,但先人有一点肯定比现代人要做得好,那就是他们懂得感恩,让后人记住做善事的人,他们也懂得做公益不在乎出钱多少,而在于参与。</P>
<P>
<p>
<p>
<P> 水南村的后庵大殿内四周的墙壁用石板构成,每块石板上刻满当时出资修殿人的姓名和出资的多少,同样也刻着许多出工人的姓名与出工数。当初,当<st1:PersonName w:st="on" ProductID="石板">石板</st1:PersonName>老师将一个个的名字打在石碑上的时候,他是想后人定会永久地记住他们的,于是,他将每一笔每一划都打得工工整整,当人们在碑前赞赏那家的大气时,他们是不会想到,若干年以后这些名字将会被白灰所覆盖。</P>
<P>
<p>
<p>
<P> 在上个世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0</FONT>年代这些姓名已丝毫没有了意义,他们捐出的钱,所出的工,都成为了为封建迷信服务的罪证,当初的善事,在当时就成为罪名,于是,人们用白灰将整堵墙上的姓名抹平,在上面再写上领袖的标语和政治口号,这样就显得十分的先进了。在时光过去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多年之后,我们还依然能在墙上看到这些标语与口号,“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各级领导同志务必充分注意,千万不可粗心大意。”随着时光的消逝,有些白灰开始剥落了,又露出了一些其本来的面目,于是,我们能认出:“许氏总祖原平公银三十两……<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书初二百工……”等记载,这些姓名在今天可能是十分地陌生了,但石碑还依然记得他们,石碑还依然能感受到他们当初的热心。他们的名字就这样默默地挤在石碑上,没有一丝表情。</P>
<P>
<p>
<p>
<P> 或许,如同我们不久就会忘记眼前的标语一样,我们也会忘记这一长串的姓名。但人需懂得感恩,却是不能忘记。</P>
<P>
<p>
<p>
<P><st1:chsdate Year="2006" Month="2" Day="11" IsLunarDate="False" IsROCDate="False" w:st="on"><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06</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1</FONT>日</st1:chsdate>摄于浙江天台水南村。</P>
<p>
<P>
<p>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attach]2684[/attach]</P>
<P>
[attach]2685[/attach]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10 9:46:57编辑过]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3-10 17:47
<P>[attach]2686[/attach]
</P>
作者: 华顶归云 时间: 2006-3-10 19:48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bracadabra</I>在2006-3-4 19:23:03的发言:</B>
真是惭愧,身为天台人,华顶我居然还没去过,汗。。。。。</DIV>
<P>亏你也跟老虎混过</P>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3-11 01:1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一诺千斤</I>在2006-3-9 16:34:49的发言:</B>
老虎隐居华顶?</DIV>
<P>我就住在“没有了隐士与僧人的茅篷”里,冬天真冷!“药师庵”那么富有诗意的地方曾经是子弟小学。</P>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3-11 01:17
jimmy_Z 请继续加工!
作者: 老实人 时间: 2006-3-11 01:41
<P>一个荒诞离奇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很天真、非常理想化、充满**的时代。</P>
作者: 似水流年 时间: 2006-3-11 03:15
<P>闲云老师真是有心人!</P><P>对了,什么时候发几篇书评让大家分享分享?</P>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3-11 07:20
看样子, 许尚枢老师是该退休了.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11 20:54
[attach]2733[/attach]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11 20:55
[attach]2734[/attach]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11 20:56
[attach]2735[/attach]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3-11 22:26
<P>呵呵</P><P>已经收藏到网站时间天台!</P>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11 22:27
我去看看!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3-13 18:11
<P><FONT color=#000000>"一个荒诞离奇的时代,同时又是一个很天真、非常理想化、充满**的时代。"</FONT></P><P><FONT color=#000000>老实人说的一句大实话.</FONT></P><P><FONT color=#000000>to 似水流年: 大家可能更感兴趣家乡的事,有合适书评再发吧.</FONT></P><P><FONT color=#000000>再谢jimmy_z!</FONT></P>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3-14 21:1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虎</I>在2006-3-9 13:32:11的发言:</B>
<P>闲云老师的记忆可能有误,我有亲身经历,其实没有真正执行过多长时间,因为没法执行。我对华顶有难以割舍的感情,我在那里渡过了我的童年。</P></DIV>
<P>
<P>今年过年时,在华顶的居住过的茅蓬废墟前。</P>[attach]2847[/attach]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3-15 03:32
<P>名副其实的废墟。</P>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3-15 03:35
<P> </P>
<P> 【伍】奉祖训劝禁条约</P>
<P>
<P>
<P> 当今在人们讨论人治与法治的话题时,似乎达成了这样一种共识:西方为法治国家,而中国则是人治国家,由不同的历史环境与人文理念所导致不同的管理机制,其实也无可厚非,各自有各自的方法。在此基础上人们又进一步进行比较,达成了另一共识:法治要优于人治,于是乎,拥护人治的人就不服了,但又不便直说,怕被人笑话,于是只好玩一个文字游戏,言:人治可分为好的人治与环的人治两类,所谓好的人治也就是德治,环的人治也就是独裁者的统治,这样一来也能掩一些人的耳目。其实,任何一种方法的实行都由其条件所决定的,一个没有贤君的国家,人治是无效的;一个没有清楚界定权利的国家,法治是无效的。而当今的社会贤君早已消失,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已降到了底线,所以,实行了几千年的人治也就失去它最后的土壤,而现在的中国又是没有界定权利的国家,所以完全的法治也缺乏其必须的条件,于是乎,国人只能在这种尴尬的场面下自作多情,人们用人治的理念做着法治的梦想。</P>
<P>
<P>
<P>
<P> 天台茅园村张氏祠堂前两块劝禁石碑还能反映出旧时村规民约的面貌,或许它对于我们能起到一种暗示的作用。第一块石碑显然年代已久远,碑中的字都已模糊不清,无法将其完整的认出,细细辨来,还能认出“禁钓”的字样,茅园村处于始丰溪的南岸,这一禁钓的石碑可能是为了鱼在繁殖期的生长而所设的禁令,也有可能是禁止村民在养殖的鱼塘内钓鱼。第二块石碑的字就清楚得多了,基本都能读下来。题目为“奉祖训劝禁条约”。条约内容分为“劝”与“禁”两部分,劝的内容如下:“劝后秀读书,学业有成。劝谨言慎行,孝顺双亲。劝公平正直,和睦里邻……”。禁的内容如下:“禁不孝不第……,禁偷窃百物,赌博奸淫。禁倚强欺弱,逞凶凌人……”。 “家长宗贤昭告”表明此约为家规。“如恃顽不服送官究治”,看来家规治不了的话,还能送上一级处理。</P>
<P>
<P>
<P>
<P> 这两块家规村约的石碑,内容应属人治范畴,但在当时应是行之有效的,这些条约是每一村民必须遵守的,因为它有执行的条件。
<P>
<P>
<P>
<P>
<P>
<P><st1:chsdate IsROCDate="False" IsLunarDate="False" Day="30" Month="1" Year="2006" w:st="on"> 2006年1月30日</st1:chsdate>摄于浙江天台茅园村。</P>
<P>
<P>
<P>
<P>[attach]2857[/attach]
<P>
<P> [attach]2858[/attach]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0 10:59:31编辑过]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3-15 04:24
盲眼,开工了!
作者: hongq 时间: 2006-3-15 21:50
我在济公网也看到了这些文章!
作者: 大南门 时间: 2006-3-16 02:05
那尘封已久的往事,被云兄轻拂去积灰,让我们看到了未曾见到的真实年代!
作者: 大南门 时间: 2006-3-16 02:0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虎</I>在2006-3-14 13:15:28的发言:</B>
<P>
<P>今年过年时,在华顶的居住过的茅蓬废墟前。</P><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3/2006314131454308.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attachments/dvbbs/2006-3/2006314131454308.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DIV>
<P>茅蓬废墟是老虎的故居?
<P>好象是用黄泥砌成,能抵御住华顶的寒冷吗?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16 03:40
[attach]2874[/attach]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16 03:40
[attach]2875[/attach]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16 03:41
<P>接上页</P>
<P>[attach]2876[/attach]
</P>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16 03:42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老虎</I>在2006-3-14 13:15:28的发言:</B>
<P>
<P>今年过年时,在华顶的居住过的茅蓬废墟前。</P><img src="attachments/dvbbs/2006-3/2006314131454308.jpg" border="0" onload="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mouseover="if(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resized=true; this.width=screen.width*0.7; this.style.cursor=\'hand\'; this.alt=\'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n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onclick="if(!this.resized) {return true;} else {window.open(\'attachments/dvbbs/2006-3/2006314131454308.jpg\');}" onmousewheel="return imgzoom(this);" alt="" />
</DIV>
<P>
<P>保留废墟,百年后这里就是"老虎故居遗址"</P>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3-16 05:15
呵呵,盲眼效率高滴!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3-16 07:25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闲云散人</I>在2006-3-14 19:35:12的发言:</B>
<P>而当今的社会贤君早已消失,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准已降到了底线,所以,实行了几千年的人治也就失去它最后的土壤,而现在的中国又是没有界定权利的国家,所以完全的法治也缺乏其必须的条件,于是乎,国人只能在这种尴尬的场面下自作多情,人们用人治的理念做着法治的梦想。
</P>
</DIV>
<P>经典的概括!顶!</P>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3-20 18:33
再谢jimmy_z的精心制作。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3-20 18:35
<P>
<P>
<P> 【陆】地富反坏汇报栏
<P>
<P>
<P>
<P>
<P>
<P>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这是毛泽东语录中的一句话,要是在30年前,这几个字必定要以黑色加粗字体出现,因为这是伟大领袖所讲的话。毛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这一点上他倒言行一致。国建后,首先是团结广大的工人与农民,他们成为了革命的主要朋友,而那些地主与富农一辈子生活在农村,想必没有大的花头,而他们手中的田地与财产却好是剥削的罪证,想赖也赖不了,于是将他们打倒在地,将他们的田地与财产也一律分给农民。于是,他们就成为了建国后的第一批敌人。而那些城市的资本家还做着一个美梦,自以为是革命的朋友,那些知识分子也积极地参加各类改造活动,力争加入朋友的行列,但好梦不长,不久他们中的一些也被戴上了右派的帽子,再终也成为了敌人。</P>
<P>
<P>
<P>
<P> “四类分子”是敌人的同名字,它包括“地富反坏”四类,所谓的“地富反坏”指的是“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四类分子的前二类是作为财产的拥有者,作为无产者的敌人也是名正言顺的,而后二类则属于思想上或行为上与革命的对立者,它的划分就多少带点人为的成份了。这一切发生在上世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年代,随之而来的反右运动,又增加了“右派分子”,于是从四类分子发展为“黑五类”,到文革期间,再加上叛徒、特务、走资派,最后,知识分子又成为了“臭老九”。从再初的“四类”渐渐地发展为“九类”,真所谓敌人的队伍一天天地在增大,好在他们都是人民群众的威严之下,早就动弹不得。</P>
<P>
<P>
<P>
<P> 对于当时“四类分子”有着严格的外出、来客等汇报制度,并取消他们的一切政治权利,规定一定的集中学习和义务劳动时间。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人民群众的监督下之,每天的活动内容都得及时汇报,并随时随地接受批判,他们的子女也受到歧视。文革结束后,“四类分子”全部摘帽<A>,但在这几十年间留下的阴影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挥之而去的。</A></P>
<P>
<P> 留在天台铺前村一民居内的这幅“地富反坏回(汇)报栏”已十分地模糊了,原先用毛笔画的汇报栏,在过去了半个世纪之后还能勉强辨认,每行四位四类分子的姓名,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4</FONT>行,共计<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6</FONT>名,每一姓名下都有相应的一空白栏,用来填写汇报的内容,具体内容已空白。从这一“汇报栏”中我们注意到了以下几个细节:其一,四类分子汇报制度在当时的确存在。其二,每个村都有一定数量的四类分子。其三,四类分子的行为受到人民的监督。但隐藏在这些细节之后,或许还有更多情节让后人深思。</P>
<P>
<P>
<P>
<P> 图片由左溪老人友情提供,<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04</FONT>年初夏摄于浙江天台铺前村。</P>
<P>
<P>[attach]3099[/attach]</P>
<P>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0 10:37:02编辑过]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21 08:15
[attach]3116[/attach]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21 08:15
[attach]3117[/attach]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21 08:18
[attach]3118[/attach]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3-21 17:29
<P>呵呵</P><P>看在工作比较辛苦的份上</P><P>不编盲眼的绯闻了!</P>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3-22 08:37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南门</I>在2006-3-15 18:07:51的发言:</B>
<P>茅蓬废墟是老虎的故居?
<P>好象是用黄泥砌成,能抵御住华顶的寒冷吗?
</P></DIV>
谢谢关心! 是一幢二层小楼. 还记得当年大雪封山,滴水成冰的日子...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6-3-22 09:13
<P>"四类分子"之外, 还要加一个"右派分子"</P>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3-23 06:50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闲云散人</I>在2006-3-20 10:35:38的发言:</B>
<P>
<P>
<P>
<P>
<P>
<P>
<P>
<P>
<P>
<P>
<P>
<P> “四类分子”是敌人的同名字,它包括“地富反坏”四类,所谓的“地富反坏”指的是“地主分子、富农分子、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四类分子的前二类是作为财产的拥有者,作为无产者的敌人也是名正言顺的,而后二类则属于思想上或行为上与革命的对立者,它的划分就多少带点人为的成份了。这一切发生在上世纪<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0</FONT>年代,随之而来的反右运动,又增加了“右派分子”,于是从四类分子发展为“黑五类”,
</P></DIV>
<P>若干年后,在电视上看到一则广告,叫“黑五类集团”,主要产品是黑色食品,似乎在挖苦什么。</P>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3-23 23:37
<P>昨天还有人提起说</P><P>看到一个饭店</P><P>叫</P><P>人民公社食堂</P><P>记忆深刻的说!</P>
作者: 大南门 时间: 2006-3-26 07:23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abracadabra</I>在2006-3-22 1:13:44的发言:</B>
<P>"四类分子"之外, 还要加一个"右派分子"</P></DIV>
简称"地富反坏右"
作者: 大南门 时间: 2006-3-26 07:24
今年是周恩来同志与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年,最近很多杂志上发表了有关于他们的文章.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3-27 18:11
<P>再谢Jimmz_y!</P>
<P>现在说起“四类分子”,世人或是自嘲的语气,或是玩世的态度。有点复杂。</P>
<P>to 大南门:1976年对于国人真是惊心动魄。一晃,30年就这样过去了。</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3-27 10:32:47编辑过]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3-27 18:20
<br/><br/><p></p><p> </p><p> 【柒】 七佛塔</p><p></p><p></p><p></p><p> 德国洪堡大学的图书馆门前的地面上嵌有一块玻璃,透过玻璃,是图书馆书库一角,四壁却是空空的书架,地下石块上刻有以下几行字:“1932年5月10日,一群受纳粹思想驱使的学生,在这里烧毁了大量作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著作。”这是西人对待昨日所犯错误的处理方式,他们没有回避过错,并警示后人不要犯同样的错误。立这样一块石碑需要的是一种勇气,一种正视过错的勇气。</p><p></p><p></p><p></p><p> 国人缺乏的恰好是这种勇气。清华大学清华园的门楼在文革期间被红卫兵所毁,现在,在各种媒体频频露面的门楼是后来按原样式重建的。当学子们从门下自豪地走过,不知有否想过它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0</font>多年的历史,当人们看到那座西洋风格的门楼时,是否能记起昨日的那份耻辱,但国人得不到任何的提示。这就是国人与西人对待昨日所犯过错的不同态度,西人是坦诚地面对,为的是不再走同样的弯路;国人是尽力地掩盖,唯恐他人知道,国人是努力地忘却,唯恐再次伤害自己。</p><p></p><p> 天台山国清寺为佛教天台宗的祖庭,具今已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00</font>年的历史,其间,或因天灾,或因人祸经历了建了毁,毁了重建的艰难历程。国清寺山门前的七佛塔,是为纪念“过去七佛”而建,他们分别是: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和释迦牟尼佛。因为是祭祀过去七佛,所以建在寺院门前。</p><p></p><p> 现在人们所看到的七佛塔为<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973</font>年在旧址上重建,它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多年的历史。但很少有人会记得这一点,新建的七佛塔旁也没有任何的文字说明。旧七佛塔,毁于文革期间,关于旧佛塔,历书记载为明朝天顺年间建造,也就是<font face="Times New Roman">1460</font>年左右。大概现在已没人会记得这几座存在了<font face="Times New Roman">600</font>多年的七佛塔当时被毁的场景了。旧七佛塔的面目只有一些史料还有一些记载。新七佛塔与旧七佛塔在造型上再大的区别在于新塔为实心,而旧塔为是镂空。旧七佛塔的塔身正面,也刻有过去七佛塔的佛名,右侧凿有供佛灯的小洞穴,与塔身内部的洞穴相通。旧时信徒们常将经文、纸钱、祈祷文等投入洞内,但多被佛灯的灯火所引燃,以至于烟火把整个塔身都熏黑了。</p><p></p><p> 新屋里民居位于天台城隍殿前,民居中堂木门的门腰雕有“天台八大景”木刻,其中有一幅国清“双涧回澜”的作品,木雕为我们留下了旧时七佛塔的影子,虽然这是一件木雕作品,但还是真实地反映了旧时的面貌,图右侧为隋塔,左侧为国清寺,中间的七支一排的小塔就是国清寺的七佛塔,当地人都称它为“七支塔”。</p><p></p><p> 走过现在的七佛塔,或许,人们应记得它只有<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0</font>多年的历史,它只是一个仿制的古迹。</p><p></p><p></p><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06</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font>月分别摄于浙江天台新屋里民居和国清寺。</p><p></p><p></p><p></p><p></p><p> [attach]3279[/attach]</p><p></p><p></p><p> [attach]3280[/attach]</p><p><br/> <br/></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6 15:36:59编辑过]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28 05:46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大南门</I>在2006-3-25 23:24:30的发言:</B>
今年是周恩来同志与毛泽东同志逝世30周年,最近很多杂志上发表了有关于他们的文章.</DIV>
<P>
<P>76年,周恩来走了,老毛也走了,唐山也给给震了</P>
<P>76年,我妈怕我孤单,于是我弟弟来到这个世上与我作个伴!</P>
<P>转眼间,社会主义也有特色了</P>
<P>转眼间,我们也奔小康了</P>
<P>转眼间,我也奔四了</P>
<P>转眼间,一诺千金也不穿开档裤了,并会上网且成了站长</P>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28 05:50
[attach]3320[/attach]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28 05:51
[attach]3321[/attach]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3-28 05:52
[attach]3322[/attach]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6-3-28 06:29
<P>七支塔背后的一行墓,原来的墓碑很有古风,也是十几年前不知什么原因改成了墓塔,感觉相差太远了。</P>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3-28 07:56
以前的确没有注意这是假古董, 幸好隋塔是原来的.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4-3 23:45
先谢Jimmy_z,再传帖子。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4-3 23:47
<br/><br/><p></p><p></p><p></p><p> 【捌】惜纸亭<br/></p><p></p><p></p><p></p><p></p><p></p><p> 公元前三世纪的东汉人蔡伦用树皮、破布、鱼网造出纸时,他并没有清醒地意识到造纸术将会被后人认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终日闭门绝客,用尽各种材料,最后造出了与前人不尽相同的蔡侯纸,此纸将改变后人传播信息与思想的方式也是蔡伦所当时没有意料到的。</p><p></p><p></p><p></p><p> 2300年之后,同在中国的这块土地上,作家王小波却用一种玩世不恭的腔调谈起了被国人引以为荣的造纸,称古人发明了纸只为了擦屁股,这种语调博得现代人开心一笑,就在王小波说出这句话之后的不久,国人就十分自豪地说:“我们将进入一个无纸化的时代”,说这句话的语气其实与王小波的怪论是异曲同工的,他们全然不顾那些爱国者的情感,至于蔡伦会怎么想,那也不要紧。</p><p></p><p></p><p></p><p> 古时能读书识字是个一件不容易的事,因此,对有文字的纸充满敬意。纸平时是是不能掉到地上,让人践踏的,也不能以纸垫在椅子上,座在屁股之下的,深怕玷辱了神圣的文字。人们对于纸张有着一种敬畏。平日用过的字纸要恭敬地收好,然后拿到惜纸亭烧毁。这种行为源自国人对文书敬爱的天性。人们认为坐拥功名的读书人都是文曲星下凡,同样人们也有万物皆有灵的观点,有字的纸则更具灵性,不得随意毁弃,必须以火将之送上天界。</p><p></p><p></p><p></p><p> 惜纸亭也称敬纸亭,多建于书院、文昌庙以及文人的居所。旧时天台城里与许多村落的院内与文昌阁旁也都建有惜纸亭,现基本上都已倒塌或已拆毁。天台灵溪村的一民居内至今还保存着一座惜纸亭,据说房屋的主人旧时为读书人。惜纸亭建于主人大门内侧,由青砖砌成,上刷白灰,亭的则面留有一圆洞,用于投放纸张和点火之用,惜纸亭的白灰部分已剥落,露出了青砖,亭内则有被烟熏黑的痕迹。旧时主人焚烧字纸的场景我们也只能想象,但古人对于文字的敬重让我们感到惊惶。</p><p></p><p> 其实纸只是传播信息与表达思想的一种媒体,在纸出现之前,人们用口头传播信息,而现行的电脑同样是传递信息的媒介。传播途径的多元,是一种趋势,传播方式的更新也是一种必然。或许,若干年以后,电脑也会象惜纸亭一样,成为一种古迹。</p><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p></p><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05</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5</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0</font>日摄于浙江天台灵溪村一民居。</p><p></p><p>[attach]3620[/attach]</p><p></p><p>[attach]3621[/attach]</p><p></p><p></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6-6 15:38:02编辑过]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4-5 06:51
[attach]3640[/attach]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4-5 06:51
[attach]3641[/attach]
作者: jimmy_z 时间: 2006-4-5 06:52
[attach]3642[/attach]
作者: 老虎 时间: 2006-4-7 01:14
<DIV class=quote><B>以下是引用<I>闲云散人</I>在2006-4-3 15:47:45的发言:</B>
<P>或许,若干年以后,电脑也会象惜纸亭一样,成为一种古迹。</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
<P>
<P>
</DIV>
<P>楼主知识渊博,佩服佩服! 我们能设想电脑成为古迹后, 信息的载体又会是什么呢?</P>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4-10 18:12
<P>to 老虎:电脑成为古迹后, 信息的载体又会是什么呢? 俺也不知道。</P><P>谢Jimmy_z</P>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4-10 18:20
<P><FONT size=3> </FONT></P>
<P><FONT size=3></FONT></P>
<P><FONT size=3> </FONT><FONT size=2>【玖】分路牌</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现在的路是越修越宽,现在的车也是越跑越快。从表面来看,废弃的是昨日的羊肠古道,是草鞋与大地的接触,其中,同时也放弃了途中看风景的悠闲。现代人求的是速度,他们急于到达某个目标;而古人求的是一种心情,他们也欣赏途中的景致。路边的杂草野花,歇脚时与田头做农活的农家的交谈都是旅途的一部分。</P>
<p>
<P> 古道多由石子铺就,或有石阶点缀于山坡。路石已被路人的双脚磨得光滑,石阶的空隙之处偶有小草伸出。古道沿途多建有路廊,那是简陋的瓦房,一株山树横放着,就成为了长凳,或置几块山石,夏日,座在山石上,有一股凉气从脚底生起。路廊内有茶水供行人饮用,茶水一般为修行人免费提供的,清晨就将烧好的茶放于木桶内,置于路廊内,旁有一只毛竹做的水勺。春秋放一些茶叶,夏天放几叶薄荷。</P>
<p>
<P> 天台旧时也有数条古道,现已大多废弃,通往磐安的那条古道也是断断续续了。这条古道当时出大西门经清溪、七里殿、平头潭(平镇)、枫树殿、街头、赖家、花墙、最后往磐安方向,全长<st1:chmetcnv w:st="on" TCSC="0" NumberType="1" Negative="False" HasSpace="False" SourceValue="38" UnitName="公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8</FONT>公里</st1:chmetcnv>。途中的许多路廊至今还在,只是没有了旧日的茶水,玉湖街七里殿旁的那个路廊还在为行人遮风避雨,为路人乘凉避暑的歇脚点。古道多有起点,而这条古道的起点竟是城内的那座城隍庙,因至此为七华里,故名七里殿,当时人们就是用这种方式计算着路程。</P>
<P>
<p>
<p>
<P> 现在公路上各种路标路牌让人眼花缭乱,旧时的路标就简单明了多了。现在留在街头村的那块路牌,还能让人感到一丝遗韵,此牌立于老街尽头的财神庙旁,高约半米,上书:“分路牌<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北至方山<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FONT>南至卅七”。此古道至此,分为二路,往北可达方山,往南可达卅七都,卅七的方向就是现在方前的方向,出天台,最后到达磐安。</P>
<p>
<P> 石牌经岁月的风雨,有些沧桑,有些模糊。路已废弃了,只有路牌依旧立于路旁。古道已不是那样地完整了,旁边的杂草还依然鲜活,远去的是古人的脚步,路途的艰辛与欢语都落在了石径上,长成了今天的古道上寻访者的一份思绪。走在这条荒芜的古道上,有着一丝的悲凉,那一条曾经承载过历史脚步的古道会在路人心灵深处轻轻掠过。
<p>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 2006</FONT>年<FONT face="Times New Roman">3 </FONT>月<FONT face="Times New Roman">24</FONT>摄于浙江天台街头村。</P>
<p>
<P>
<p>
<p>
<P>
<P><FONT face="Times New Roman"></FONT></P>
<p>[attach]3757[/attach]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0 10:20:55编辑过]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6-4-11 12:03
几位看了电影都忘记了。电脑没了,还是回到人脑,加装几块芯片而已,大家自己进电话线玩了。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6-4-11 12:09
<P>如果有个长假,找这条古道一路走下去,漫无目的,倒是蛮好。</P>
<P>最近有人在重走长征路,也有人在重走西天取经路。开个车,从西安一路到天竺,顺便想像一下法显、玄奘诸人,多么过瘾的事情。</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1 16:02:55编辑过]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4-11 16:36
<P>天台有几条古道走走,的确别有风味,只是有些已断断续续了。</P><P>经南山通往临海的横山岭还留有一古时的驿站,前几天还特地去逛逛了。有点古风古韵。</P>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4-17 18:04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21.5pt; mso-char-indent-count: 13.5;"><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mso-bidi-font-family: Arial;"></span> </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21.5pt; mso-char-indent-count: 13.5;"><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mso-bidi-font-family: Arial;"></span> </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7 10:06:03编辑过]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4-17 18:08
乱码了。删了再来。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4-17 18:11
<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mso-bidi-font-family: Arial;"><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21.5pt; mso-char-indent-count: 13.5;"><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mso-bidi-font-family: Arial;"></span> </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21.5pt; mso-char-indent-count: 13.5;"> </p></span>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7 16:15:35编辑过]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4-17 23:24
<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21.5pt; mso-char-indent-count: 13.5;"><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mso-bidi-font-family: Arial;"></span> </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21.5pt; mso-char-indent-count: 13.5;"><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mso-bidi-font-family: Arial;"></span> </p><p class="MsoNormal" style="MARGIN: 0cm 0cm 0pt; TEXT-INDENT: 121.5pt; mso-char-indent-count: 13.5;"><span style="FONT-SIZE: 9pt; COLOR: black; FONT-FAMILY: 宋体; mso-ascii-font-family: Arial; mso-hansi-font-family: Arial; mso-bidi-font-family: Arial;"></span> </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7 15:36:38编辑过]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6-4-17 23:55
作者: 闲云散人 时间: 2006-4-18 15:07
<p> </p><p> </p><p>【拾】破四旧</p><p></p><p>辜鸿铭的那条辫子在上个世纪初的未名湖是略有名气的,它成为了旧文化的象征。辜鸿铭这条炫耀传统文化的辫子,如今又被人们重新提起,其实,人们只是借他的辫子,重提中国传统文化。留学英国的辜鸿铭为何要坚守中国传统,而反对新文化运动,他并不是不知西方文化的优势,而是知道这种文化深深扎根于西方的传统。任何的文化都是一脉相承,它有适宜于其生长的环境,中国的文化也是如此,它必须顺着自己的文化相传与发展。而提倡新文化的人士则大都留学日本,而未受感受过真正的西风。新文化运动对于传统文化否定中的创新,力求创建一种与西方文明相同的全新文化。</p><p></p><p>到了上世纪60年代的文革,中国的传统文化遇到了灭顶之灾,而新的文化有没有丝毫的根底,于是,就成为了一场闹剧,一场悲剧。“破四旧”始于文革初,所谓“破四旧”,指的是破除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此运动的实际操作者为红卫兵,他们对于四旧的真正本质是什么,还来不及弄清楚,疯狂的行为就开始了,一夜间,大量的传统建筑被拆散,数不清的书籍与字画被烧毁,传授传统文化的知识分子就成为了打击的目标。</p><p></p><p>民居人们还要居住,不能拆,但其中许多木雕与石刻的图案都成为破四旧的对象。木雕的人物都削去头部,石板的图案也被铲得面目全非。学者李辉在《残缺的窗栏板》一文中有过详细地叙述,抄其中一段如下:</p><p></p><p>“最令我震撼的是窗栏板。徽派建筑中的窗栏板,被称作房屋内木雕的精华所在。可是,我走进的一幢幢民居,许多窗栏板虽然都保留着,但却面目全非。窗栏板上,雕刻着一个个戏剧场面或者民间故事,空城计、水漫金山、八仙过海……有时一块窗栏板上,雕刻着几十个人物,场面生动,镂刻精细。可是,我发现绝大多数窗栏板上的雕刻,人物的头部都被削掉,只剩下身子。雕像无头,一个生动的场面,顿时没有了生命,没有了灵魂。我注视着窗栏板,抚摸被破坏的完美,感觉到好像不是我在看它们,而是它们在看我。那一处处裸露的残部,似乎也是一双双眼睛,在询问着。”</p><p></p><p>李辉描述的是发生在安徽的事,其实,这一现象国内普遍存在。山城天台也未能躲过这一劫,漫步于城内的古宅,到处可见破四旧时所留下的陈迹,也可听到老人们对于这场闹剧的叙述,或平静,或激动,但这一劫难在他们心下留下的阴影却是可样的深刻。以下是破四旧时留在天台的几个残影。</p><p></p><p>镜头之一:五关里木门的戏文木雕的人头均被削去。“郭子仪上寿”图。 </p><p></p><p></p><p>镜头之二:进士第照墙上被毁的砖雕。 </p><p></p><p></p><p>镜头之三:度予亭月洞门上被铲去的“丹柱擎天”石匾。 </p><p></p><p></p><p>镜头之四:宣武第被铲的龙凤柱础。 </p><p></p><p></p><p>镜头之五:花楼门前的旗杆墩在破四旧时被拆除,后来,重竖时已缺少了一块,我们可发现左边的那块为新打的。</p><p></p><p></p><p></p><p>现在保存完整的木雕与石刻往往是当时主人用一种特殊的方法保存下来的,用石灰或黄泥覆盖,也有的主人用毛主席语录写于红纸,盖于石匾和木雕之上,才得以幸存。</p><p></p><p></p><p></p><p>面对这些场景,人们无语,传统文化如此就能否定?在时光过去近40年之后,人们才发现传统文化的不可取代的价值。</p><p></p><p></p><p></p><p>2005年冬摄于浙江天台民居。</p><p> </p><p></p><p></p> <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4-19 10:59:04编辑过]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