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说说各国最牛的钉子户 [打印本页]

作者: 龙头    时间: 2007-3-23 21:16
标题: 说说各国最牛的钉子户
德国“钉子户”,是如何“牛”的。<p>据史料记载:1871年1月18日,威廉一世建立了德意志帝国,他当上皇帝后,就在离柏林不远的波茨坦修建一座宫殿。有一天,威廉一世在大批官员的陪同下,登上高楼欣赏波茨坦市的全景。他发现宫殿旁边有一座旧磨坊。这个破旧的磨坊,严重影响了周围的景观。威廉一世就问陪同人员:“宫殿旁为何还有违章建筑呀?”这个“违章建筑”,在建行宫时没有强制拆迁,让这位伟人非常扫兴。陪同官员诚惶诚恐回答道:“这磨房不是违章建筑,是一栋祖传下来。建行宫时就想拆除,但磨房主不同意”。为讨好皇上,官员们就说马上责令城建部门强行拆除。威廉一世毕竟还是爱自己子民的,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他想以一种公道方式来解决,于是派人前去与磨坊主人协商,希望能够买下这座磨房。</p><p>想不到的是,这个磨坊主觉悟非常低,丝毫不顾全大局。心里只有小家,没有大家,一点不把“市政规划”和“国家形象”放在眼里,就认一个死理,这座磨坊是从老祖宗传下来的,不能败在我手里。</p><p>威廉一世派人多次上门与磨坊主协商,并许以高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磨坊主就是不卖帐。面对这个不识抬举、强硬不化的“钉子户”,威廉一世终于“龙颜”大怒了,就派出大批人员把磨坊给强行拆除了。</p><p>强行拆迁的那天,这个“钉子户”倒是很配合,表现出了绅士风度,他好像一点都不担心,既没有哭天喊地,满地打滚,也没有把汽油倒在身上威胁要自焚。他袖手旁观站在一边,嘴里叽叽咕咕:你虽是一国皇帝,但以为自己的权力就最大,想咋样就咋样,我德国还有法律和法院在呢,你等着瞧吧,我会去法院告你。</p><p>第二天,这个磨坊主请人写了一纸诉状,起诉威廉一世强行拆迁侵犯私有财产的行为。民告官,并且是告国家元首,这可是一件大事呀,官员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先行一步来到法院,找到院长谈话,要求法院不能受理此案。可是,这个地方法院院长回敬道:“我是法院院长要按法律办事,只要起诉符合条件,法院就要受理,不管告的是什么人。”官员们碰了一鼻子的灰后,走出了院长办公室。</p><p>官员们一出法院,磨坊主也就到了。“立案庭”的法官热情地接待了磨坊主,并没有因为他要告皇帝而故意刁难他。法官看了他的起诉状及相关证据后,就为他办理了立案手续。不久,法院开庭对案件进行了审理,在查明威廉一世强行拆迁事实基础上,判决威廉一世承担“恢复原状”的责任,并赔偿拆毁磨坊造成的一切损失。</p><p>威廉一世身为一国之主,权大无比,但对法院的判决也感到无奈,他在官员们面前感叹道:“我虽是皇帝,但权再大,看来还是大不过法律呀!”。于是,他要求手下人员按法院判决要求,为磨坊主在原址重建了一座新磨坊,并赔偿了一切损失。</p><p>威廉一世拆除磨坊,本来是想为美化城市环境,为城市建设办件好事,现在却比中国的窦娥还要冤。而那个刁民此时躺在新建的磨坊里,一边数着赔偿来的钞票,一边偷着乐,压根就用不冒被遣送拘留的危险,也不用担心会遭到打击报复,秋后算账。从此以后,不管是皇室官员还是国际名人来宫殿访问,也没有人来干涉他在磨房里磨面粉。有空时,他还能瞅一眼进出宫殿的皇室高官和国际名人。</p><p>威廉一世“驾崩”后,磨坊主也因年老去世了。磨房主儿子不想继承祖业,做磨面生意,就想卖了这座磨坊,想进城里去找一份体面的工作。此时,他不由想起了当年的老买主,但他不知现在的第二代领导人对这个磨房是不是还感兴趣,于是就斗胆给威廉二世写了一封信,要求将磨房卖给他。</p><p>威廉二世收信后,立即给小磨坊主回信一封,信中写道:“我亲爱的邻居,来信已阅。得知你现在手头紧张,作为邻居我深表同情。你说你要把磨坊卖掉,朕以为万万不可。毕竟这间磨坊已经成为我德国司法独立之象征,理当世世代代保留在你家的名下。至于你的经济困难,我派人送上三千马克,请务必收下。如果你不好意思收的话,就算是我借给你的,解决你一时之急。你的邻居威廉二世”。</p><p>历经了多少个统治者,到现在那个磨坊成了德国司法独立的象征,代表了一个民族对法律的信念,仍像纪念碑一样屹立在德国的土地上。</p>
作者: 龙头    时间: 2007-3-23 21:17
<p>美国的</p><p>2003年,在美国华盛顿的马塞诸塞大街上,有一片机器轰鸣的繁忙建筑工地,大批工人在那里忙碌,地基已经有四五层楼深,建成后的大楼的宣传画就张贴在工地周围,一幢现代化的大厦正在拔地而起。</p><p>但在建筑工地的中央却有一栋陈旧的小楼,与即将建设的大楼极不协调,小楼的三面都被建筑工地包围,深深的建筑地基使小楼看上去像空中楼阁一样摇摇欲坠。过路的行人常常都会住脚观看这一奇景,且窃窃议论。 </p><p>小楼前,几乎每天都会开来一辆小白车,车里走出的正是这栋小楼的主人斯普瑞格思先生,一个默默无闻的建筑设计师,小楼就是他的事务所,斯普瑞格思先生按时到小楼里上下班,任凭周围的喧哗,斯普瑞格思先生稳坐钓鱼台。</p><p>1980年,美国斯普瑞格思先生花十三万美元,在华盛顿马塞诸塞大街旁边购买了一栋小楼。经过23年后,到2003年小楼的市场价格已上升到了三十万美元。</p><p>当年一家建筑开发商经过批准搞开发,就顺利与斯普瑞格思小楼周围的所有房主达成了协议,唯独在斯普瑞格思先生那里碰了钉子。为了能顺利拆迁,建筑商就提出三百万美元的高价。斯普瑞格思先生却不为心动,说了一个三千万的天价,把建筑商们拒之门外。 </p><p>后来,斯普瑞格思先生提出了一个要求,就是把他纳入新建筑的备案设计师。放着白花花的银子不要,看来斯普瑞格思先生的事业高于金钱。但斯普瑞格思先生的设计思路实在不入流,最终遭到了挽拒:“我们感谢你的帮助,但我们不想成为你的人质”。 </p><p>到了建筑要开工了,斯普瑞格思先生的小楼还是一个钉子户。建筑商最终放弃了与斯普瑞格思先生交涉,重新规划了设计,在斯普瑞格思先生小楼的三面和上面建筑开工,唯一要小心的是要保驾好斯普瑞格思先生小楼的地基,建筑商在斯普瑞格思先生小楼的下面安了密密麻麻的支架,不能让它倒了,否则麻烦就大了。 </p>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7-3-24 03:41
<p>德国这个例子经常用来表明维护私权的重要,尤其是在敝国这样私权严重不被尊重的环境里。</p><p>不过,在全世界范围内,法理学说日趋重视社会本位,私权不可能再有这样的绝对地位了。</p>
作者: ttphc    时间: 2007-3-24 07:1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始丰清溪    时间: 2007-3-24 17:03
德国磨房的故事,确实经典,已经赋予了特殊意义,经常被人讲起。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7-3-24 23:31
狠典型的!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7-4-7 14:27
再经典一次。
作者: 王露莹    时间: 2007-4-7 16:01
重庆那个,很早的时候在博客上就有看到过了。还有图片的,太经典了!
作者: JYI007    时间: 2007-4-8 10:35
重庆那个早些天已经被搞定了
作者: 六柳    时间: 2007-4-8 13:13
的确“狠经典”的。。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