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原创]狂客说道 [打印本页]
作者: 赤城狂客 时间: 2007-3-14 07:53
标题: [原创]狂客说道
<p><font face="隶书" color="#000000" size="3">开卷之言</font></p><ol><li><font size="3">仿佛一夜间,人们都有了追求内心精神世界的渴求,于是大家伙一起品了三国,读了论语,听了老子,看了庄子。物质生活上去了,精神生活自然有其更高要求。现今提倡的和谐社会,与孔孟之道、老庄之道是有精神上的共通之处、思想上的可鉴之处。于是乎做为党之喉的CCTV就大力推出中国古典哲学讲座,是顺潮流而动,其高收视率就是明证。<br/> 这些天两会上的报告比以往,官样做派少了许多,而且摆出问政于民的姿态,发出与民共享改革成果的声音。在工作不到位的地方承认了没有达到目标,将民生首次放到经济目标和政治口号的前面。是虚是实姑且不论,但至少比起以前,进步是有目共睹的。作为一介布衣,平时对政治敬而远之,但对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是持肯定看法,而且自己也要投身其中,做和谐社会的一分子吧。<br/> 狂客生性懒惰,做事随意而为,处世懵懵懂懂。人情不懂,世事不通。天台话讲精明能干为“吃烫”,则狂客则是个“吃冷”之人,锦上添花的事不会做,雪中送炭想做又不知道怎么做。老子所著的《道德经》是本叫人如何做人处世的“成功典籍”,于是在这初春时分看了开来,希望从中能汲取些营养,希望自己的榆木脑袋能就此开窍。<br/></font></li></ol>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3-14 07:58
呵呵 觉觉前占个沙发先
作者: 赤城狂客 时间: 2007-3-14 07:59
<p><font face="隶书">老子其人<br/></font> <font size="3">《史记》中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br/> 老子名耳、字聃,而这两字都是耳朵的意思,据说老子耳朵奇大无比,故父母取其体貌特征而名字之。佛教中的众佛也是巨耳慈眉,佛道在此处很有共同之处。<br/> 老子的籍贯,现在一说是今河南鹿邑,另一说为今安徽涡阳。<br/> 老子做的周守藏室之史,相当于今天的国家图书馆馆长的职位,说明老子有一定政治地位和非常高的文化学识。这一职务对老子的学说的形成起了不少的作用,它令老子有条件阅读丰富的文字资料、接触形形色色的人物、知道大量的信息。<br/> 另老子的具体生卒年月不可考证,一般推测为春秋后期人。此推测依据有二:一、孔子曾执弟子礼问礼于老子,老子年纪应大于孔子。二、1993年对东周楚墓考古挖掘是发现《老子》。据说老子很长寿,活了一百多岁,在当时的年代是难能可贵,但无证可考。孔子,73岁。庄子,80多岁,在当时都属于长寿之人。所以老子有一百多或二百多的人瑞,听说既可。<br/> 至于老子最终去往何处,真是紫气东去的骑着青牛与关令尹出函故关就不得而知了,“青牛出关”的传说寄托老百姓对这位圣人的良好祝愿,老子由此平添了种神秘的气息。</font></p><p></p>
作者: 赤城狂客 时间: 2007-3-14 08:00
<font face="隶书">老子其书</font><br/> <font size="3"> 老子所著的《老子》,又因《老子》凡五千字,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而又名《道德经》。其文晦涩难懂,故现今存在不少版本的《老子集注》,各持己见。其实这真如那句西谚所说“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母莱特。”所以狂客所读所理解的《老子》,乃一己之见,有诸多纰漏差错,虽贻笑大方,但真实反映狂客读《老子》所悟。另狂客认为,读《老子》应用大格局看,不应拘泥于一字半词之中,考证其中用词遣句。别不赘叙,就此开始。<br/></font>
作者: 赤城狂客 时间: 2007-3-14 08:02
<p><strong><font size="3">《老子》第一章 <br/>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font></strong></p><p><font size="3">直接翻译成白话文如下:<br/><strong>可以用语言表达的规律,就不是永恒不变的规律。可以叫出来的名字,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字。有了空间(无名意指虚无,无,这里指空间),才开始有了天地;有了物质,才开始产生万物。如果一个人经常保持清净无欲,就可以观察天地万物的微妙之处;如果多欲的话,就往往只能看到天地万物的表象而已。空间与物质同时出现而有不同的名称,它们都很奥妙。如果不断地去探索它们,就可以找到通向万物奥妙的大门。</strong></font></p><p><font size="3"><strong>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strong><br/> 老子的话,就像他的徒孙张三丰的太极一样,乍一看真让人云里雾里,不知所云。但凡能用语言表达的规律就算不上永恒的规律,如此说来我们以前所学的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都非永恒了。又有些像中学政治课本的辨证法,一正一反玩文字游戏一样,让人晕头转向。仔细考量起来,老子说得很有道理。用语言能表达的规律确实不是永恒的,什么规律都有其瑕疵,就现在我们认为牛顿定律、爱因斯坦相对论是非常正确的,但正确永恒都是相对的,事情总在发展变化,今天认为正确无比的,明天看是否正确就难说了。什么事物过于绝对就往往不是正确的。老子在《道德经》第四十一章如此印证“大白若辱; 大方无隅; 大器晚成; 大音希声; 大象无形; 道隐无名。 ”老子的哲学思想是前后统一的,认为“度”很重要的,喧嚣的往往是浅薄的。就像狂客,没有弄懂老子深邃的思想内涵,就迫不及待的说道。真正有学识有体悟的人,即便人在名利场中亦会看行云流水。即便外形茕茕孤单,然而内心是洒脱倜傥的。<br/><strong>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strong><br/> <br/> 非常精确的话,又无而后有。只有虚无的空间,才能容下天地万物。道家所说的“金木水火土”就是万物构成的基本物质,在此基础上再一而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浩瀚如宇宙者也是从细微物而来,细小同微尘者一宇宙也。无数此小宇宙构建为大宇宙。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达因,皆物质也。就如今物理学水平,达因,算是宇宙之母了。因为它是目前为止就微小的物质单位。<br/></font><font size="3"><strong>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br/></strong> 这句话话锋一转,到了人身上了,提出老子对人的思想研究的要求,人要做到无常欲才能潜心于万物的内在,而不被纷繁的外在所迷惑。<br/> 老子在其著作中开门见山的提出了道,既可以认为到是物质性的元素,也可以认为是精神性的源泉,于物质于精神都是宇宙万物的起源和基本元素。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非言语所能形容,非常深邃奥秘,不可轻易理解的,悟道同宇宙万物的产生一样,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一个循序渐进的一个过程。总而言之,本章是整本书的一个领袖之篇,提契之章。</font></p>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7-3-14 08:16
<p><font color="#333333" size="3">白话道德经</font></p><p><font color="#333333"><br/><font size="3"> </font></font><font color="#000000" size="3" style="FONT-SIZE: 14px; LINE-HEIGHT: 17pt;"> 我们生活在由理性的定律制约的宇宙中,而且,我们能够发现并理解这些定律。<br/> <br/> ——斯缔芬·霍金<br/><br/> 凡物芸芸,各归其根。归根曰靖。靖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br/> <br/> ——老子<br/><br/><br/>第一章 <br/><br/>道可道, ——凡是可以言说的道理,<br/>非常道。 ——都不是永恒的道理。<br/>名可名, ——凡是可以被命名的名称,<br/>非常名。 ——都不是永恒的名称。<br/>无名, ——无任何名称,<br/>天地之始; ——正是天地的元始。<br/>有名, ——有最初的命名,<br/>万物之母。 ——乃是生育万物的神母。<br/>[故]常无, ——所以,从永恒普遍的虚无,<br/>欲以观其妙; ——才可以理解道的消隐。<br/>常有, ——从永恒存在的存有,<br/>欲以观其徼。 ——可以观察道的连续。<br/>此两者, ——有与无两者,<br/>同出而异名, ——出自同一根源而名称不同。<br/>同谓之玄。 ——它们竟是如此玄奥!<br/>玄之又玄, ——玄奥呵,玄奥!<br/>众妙之门。 ——这正是洞察宇宙间一切神秘的大门。 </font></p>
作者: 郑鸣谦 时间: 2007-3-14 08:16
<ol><li><font size="3">宇宙存有,同时是这种有限与无限的统一体。有无,即空间与时间。空间乃是宇宙万物存在的本体。万有存在的绝对抽象,就是空间。时间隐密在空间之中,空间的本体变异(不是单位存移)是一个矢向的流程,在抽象意义上即呈现为时间。因此,时间统一于空间,空间亦统一于时间,空间是感知的抽象直观形式,时间及时空连续体则是逻辑知悟的产物。 <br/> 一切存在并显现于空间中的形态上。空间呈现万有,而一切存在,消磨与消逝于时间之流中——并非有一个时间之流,流失的是存在本身,只有一个流逝的存在本身,流逝即失灭于无。康德认为,时空是人类感性的抽象直观形式,这是错的。只有空间是感性的先验形式,而时间则已属于智性。<br/> 人类对于有/无问题最直观、最直觉的感知,就是关于生与死的问题,所谓“死生亦大矣”。一死一生,乃知有无皆为虚幻。<br/></font></li></ol>
作者: abracadabra 时间: 2007-3-14 10:47
<p>说形而上者最难, 内功深厚啊。</p>
作者: 褚留香 时间: 2007-3-14 17:35
听起来有意思的,狂客不狂,也很务实。
作者: 赤城狂客 时间: 2007-3-14 19:43
<p>码上这些不上台面的文字,自觉很贻笑大方。本人学理工的,素无文学功底,只是喜欢看书而已。故有差错,万望各位海涵。</p><p>另外觉得《狂客说道》的题目有些过了,其他诸如《狂客读道》、《读道心得》之类更贴切一些。但既然已经写了,狂客也就懒得再修改了,顺其自然吧。</p>
作者: 赤城狂客 时间: 2007-3-14 19:48
<p><strong>《老子》第二章<br/>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 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strong><br/> </p><p>直接翻译成白话文如下:<br/><strong> 如果天下人都知道美好的东西是美的,那么丑恶的东西就自然显露出来了。都知道善良的事情是善的,那么丑陋的事情自然就暴露出来了。有和无在相互对立中得以产生,难和易在相互对应中得以形成,长和短在相互比较中得以显现,高和下在相互衬对,音和声在相互应和中得以区分,前和后在相互跟随得以分别。所以圣人所做的事就是顺应自然不提倡人为,圣人做顺应人心而不是言语教化。万物生长而不强加限制,生养万物而不占为己有,帮助了万物而不不依赖它,建立了功劳而居功自傲。正因为不限制不占有不依赖不居功,所以也不会失去。</strong></p><p>狂客读解:</p><p> 如果人人以美和善良为美,那丑恶难以容身了。知道丑恶,就越发珍惜美好的事物。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事物自有其差异性存在。万物都有其正反两面,如果世界都是统一的,清一的美,那也是不可能的。而现实生活中,人们总认为自己是正确的,总试图用自己的言语去说服他人,在别人难以接受时仍喋喋不休。而真正有修养的人是行己所行,聪明的人都知道是非,看到正确的行为自然从中会悟出自己的错误。何必非得以卫道士的嘴脸出现呢。真正有修养的不会随意将事物加以限制,不会对事物产生依赖心理即使自己非常需要非常喜欢。不轻易将物质的东西占为己有,有了功劳也不居功自傲。<br/> 庄子也说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为人做事都应如此,度非常重要,过尤不及啊。看历史就可知道,汉初张良、韩信同是功臣,结局迥然不同,张良功成身退(史载良入关后,一度学道养性,不问政事),虽居高位,然不居功自傲,摆出无意政治的姿态,故得善终。而韩信因握兵权、功高震主为刘邦所不容。同样,在度的把握上,范蠡、刘基就比文种、徐达等人要明智得多。事情往往都是这样,太在意太想占有的反而会失去,大度些澹泊许就不会失去。为人处事切忌过之,天道忌盈,人事惧满,月盈则亏,花开则谢,所谓物极必反啊。这些算是天地循环的规律和处事的盈亏之道。</p><p></p><p></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7-3-14 11:49:53编辑过]
作者: 带三个表 时间: 2007-3-14 20:06
这年头,读理工科的就是牛啊,文章一套套的,搞得跟真的一样。
作者: 月瘦风清刀寒 时间: 2007-3-14 20:45
有绝对的理由支持好文章,LZ超强!
作者: 不惑大师 时间: 2007-3-14 22:03
<p><font face="幼圆" color="#dd6d22" size="4"><strong>呵呵 楼主采用了直白译法</strong></font></p><p><font face="幼圆" color="#dd6d22" size="4"><strong>但一般认为</strong></font></p><p><font face="幼圆" color="#dd6d22" size="4"><strong>道德经中的“道” 作名词时是指“客观事物的道理” 作动词时是指“表述”</strong></font></p><p><font face="幼圆" color="#dd6d22" size="4"><strong>道德经中的“名” 作名词时是指“客观事物的形状” 作动词时是指“描述”</strong></font></p>
作者: 老实人 时间: 2007-3-14 22:25
楼上关于“道”和“名”的解析比较清楚明确。楼主的比较直白了点。
作者: 赤城狂客 时间: 2007-3-16 07:59
<p><strong>《老子》第三章 </strong></p><p><strong>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strong></p><p><br/>直接翻译为白话文如下:<br/><strong> 不崇尚贤能之人,使百姓不争名利,不看重贵重物品,使百姓不做盗贼;不显露可能引起欲望的事物,使百姓的思想不乱。因此圣人治国的办法是:减少百姓的思虑而填饱他们的肚子,削弱百姓的欲望而增强他们的体质。使百姓没有知识,没有欲望,使那些聪明人不敢随心所欲。执行无为的政策,天下就会太平。</strong></p><p>狂客解读:<br/> 本章节的内容在今人看来难以接受,狂客开始读时对<strong>“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strong>同样无法苟同,感觉颇有些愚民的味道。使得民众处于懵懂的状态、社会精英处于不敢为的状态,这样岂非让统治者为所欲为。因为即便在春秋时期,舆论的力量有时也能对王权起一定监督作用。在王权为不所为时,公众还是一股强大的制肘力量。所以也对老子这几句话不以为然。<br/> 但仔细分析起来,老子说这些话和他所处的时代有密切关系,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周室式微,诸侯表面上尊周天子,而实际上都有各自的打算——大国想想方设法来称霸、小国殚精竭虑以自保。期间明争暗斗,纷纷扰扰,各国都招揽人才为己所用。这种社会推崇贤能的氛围为不同思想流派的学者提供了良好机遇,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盛况。(顺便提一下,春秋战国确实是中国历史非常有意思的一个历史时期,有王室而乱。虽然后世乱世不少,人才亦辈出不穷,但象春秋战国这么一个混战不已,各色人等兜售“自己”及“学问”、科技文化快速发展的乱世,非以后乱世所能比拟。试看汉末三国、南北朝、唐安史之乱、五代十国,乱则乱矣而再无春秋战国这种战乱不休与学术思想科技文化辉煌相存的局面了。即便有也不可与其同日而语了。这很值得人们深思,同为战乱,为什么春秋战国能对后世影响巨大,尤其是精神上的影响延续至今。这个话题狂客以后会专门讨论。)<br/> 言归正传,越是乱则越是鱼龙混杂,春秋末期开始尤其到战国中后期,有人把握时机建功立勋、著作立言,也有人浑水摸鱼,借机不择惜手段满足个人欲望。尤其是一些有一定才能的人,利用各国“尚贤”的政策,野心膨胀,争权夺利,甚至不惜牺牲天下太平和百姓利益。针对此现象,老子提出其独特的“不尚贤”的观点,批判了当时由于所谓“尚贤”对社会带来的不安和动荡。老子反对的是借用“尚贤”的旗号而乘机行一己满足私利之为,老子并不真正反对贤能之人。所以这里的贤,应该是指才能而已,非指品德。和现今社会一样,大家需要的是既有才能又有品德的人,而不需要有才能但品德败坏的人。有时,一个有才无德的人对社会的破坏是巨大的。希特勒不可谓无才,然他的思想极端,所以给人类带来一场浩劫。这么一看,老子说的不无道理。<br/> 狂客这么解释,肯定有人说了,按你这么分析老子岂非完人,说的话字字珠玑了。也不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但我非常看不惯动不动就用所谓的辨证法来看问题,辩证法本身是对的是好的。但成了“八股”,味道就差了。我们肯定经常看到“由于某某所处的时代和其所属的阶级决定其许多不足之处”和“我们在看到其进步性同时也要明确的批判其局限性”之类,这些看多了,就腻了有时甚至惹人厌烦。老子就似邻家老人娓娓道来,理解也好、不解也好、反对也好,老子都只是微笑着望着你,而不会在眼前耳边喋喋不休。这可能正是圣人与俗人的区别吧。<br/></p>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