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司街
标题: 求助:王远喧、黄一圈、黄以宣到底那个对? [打印本页]
作者: 雪在烧 时间: 2005-11-8 19:22
标题: 求助:王远喧、黄一圈、黄以宣到底那个对?
<P>天台名人堂排名前三位的黄以宣(音似)</P>
<P>但不知道正确写法到底是什么?</P>
<P>请各位高人指点!</P>
作者: 嘉园 时间: 2005-11-8 20:25
<P>应以“黄以宣”为准。</P><P>证据:1986.7--1989.7任天台中学书记的潘行德老师曾在学生大会上用普通话提到过此人,引起众学生一片喧哗,本人对此记忆由新。</P>
作者: 雪在烧 时间: 2005-11-8 20:54
<B>以下是引用<I>嘉园</I>在2005-11-8 12:25:38的发言:</B>
<P>应以“黄以宣”为准。</P>
<P>证据:1986.7--1989.7任天台中学书记的潘行德老师曾在学生大会上用普通话提到过此人,引起众学生一片喧哗,本人对此记忆由新。</P>
<P>
<P>不对</P>
<P>潘行德同志时任天台第二中学书记!</P>
作者: 黄以宣 时间: 2005-11-8 21:01
<P>哈哈</P><P>被偶抢注了!</P>
作者: 天台人 时间: 2005-11-9 05:46
<P>都对!只是一个符号么.</P>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5-11-9 05:51
<P>应该姓王</P><P>据说是桥上村的</P>
作者: 烦吐庐 时间: 2005-11-10 23:54
肯定是姓王的!
作者: 王远暄 时间: 2005-11-11 21:11
当然是我的最正宗了
作者: 烦吐庐 时间: 2005-11-11 21:13
<P>本人去桥上村村委会去过了</P><P>李村长说</P><P>名扬四海的桥上名人应为:</P><P>王以勋!</P>
作者: 神经医院 时间: 2005-11-13 04:42
<P>作为天台知名人士,他足足影响了八、九十年代的一大批人。现在,他们又在回忆他可爱的音容笑貌,幸甚。</P><P>去年,还见过他笑盈盈地从我的身边走过,有点瘦的右手捋着有点花白的胡子,若有所思……据说,他一开始是装疯,后来,真的疯了。</P><P>我觉得,他应该是姓王的。</P><P>我试着去查查吧。</P>
作者: 一诺千金 时间: 2005-11-13 05:17
<P>赶快查</P><P>现在乱死了</P><P>这么多假冒的!</P>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6-11-9 23:23
顶上来,让大家来判断
作者: 琳wushanyun 时间: 2006-11-9 23:26
<p>晕!~~</p><p>这个名字有什么用呀?</p>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6-11-9 23:31
<p>就是一个天台的大名人啊,不知道他的真实名字,</p><p>大家都是想</p>
作者: 安琪儿 时间: 2006-11-9 23:56
我怎么从来没听过这个名字啊
作者: 沙(kk) 时间: 2006-11-9 23:58
<p>他最讨厌人家叫他名字,他最喜欢人家叫他王老师或者王先生,那他会很开心的</p><p>如果叫他名字,他会拿砖头砸你的!骂你的!</p>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6-11-9 15:58:14编辑过]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6-11-10 01:37
<p>嘿嘿,就是啊。</p><p>因为人家是大名人啊</p>
作者: xiabing509 时间: 2006-11-10 02:0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yexu 时间: 2006-11-10 23:16
<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00" size="5">洋叔·爷叔</font></p><p align="center"><font face="黑体" color="#ff0000" size="4"><a href="http://dqy.wlin.net/" target="_blank"><font color="#0000ff">丁琦娅</font></a></font></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p></p><hr/><p></p></font><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这次回家,在老屋的九湾弄堂,迎头撞上了儿时的“洋叔”,也就是天台城里知名度颇高的“孔乙己式乞丐”王以暄。</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几年不见,“洋叔”虽依然一副典型的王以暄打扮——蓬头垢面,佝偻着背,低垂着头,不分冬夏,上身套件油光乌亮的絮棉短大衣,下身穿条破旧的士林裤,脚下趿着一双狮子大开口的旧布鞋,左边或是右边腋下,夹一口宽边瓷碗,但明显衰老了,不光头发已经花白,人也消瘦了。</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屈指算来,“洋叔”也该近花甲了吧。</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我撞见了“洋叔”,“洋叔”是还没看见我的,他的眼睛,从来只顾了自己的脚尖。</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就在“洋叔”因我撞了他,想开口申斥几句,或像寻常情况下,有人冒犯他,他会嚷嚷几声“臭虫”、“寄生虫”之类时,抬头看了看我,目光刚一对视,便很快闪开了,张开的嘴巴,也戏剧性地急速收拢。终于,不发一声,垂首蹒跚地走开了。</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这更坚信了我多年已有的想法,“洋叔”并不傻,至少不是全傻,他还能认出我──三十多年前缠着他要玉米棒棒吃,要纸飞机玩的小女孩。</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那年,我还不到上学年龄,因父母不在身边,常寄宿在三姨家。</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当时,三姨在城关一家规模颇大的养兔场当饲养员,我和三姨家的表姐妹们,便经常帮着三姨给白兔喂草、喂萝卜青菜。有时,也帮小兔梳剪毛发。</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养兔场里有不少阿姨,我都记不清了,倒清清楚楚地记着,还有一位年轻英俊、谈吐文雅的高个男子。如果不算我们孩子,那高个男子是养兔场唯一的男性公民。三姨叫我们喊他叔叔。说他是个了不起的大学生,刚刚从上海的复旦大学毕业,一时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暂时在兔场帮忙。</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说是叔叔,也就二十出头,跟我们在一起时,他便成了孩子王。</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首先,他说,该纠正一下对他的称呼,叫“叔叔”太一般,改叫“爷叔”(上海人称呼叔叔辈为“爷叔”)。我们从没听过叫“爷叔”的,觉得别扭而好笑,就都叫成了“洋叔”——家乡人提起上海,就说是十里洋场,王以暄在上海读了四五年大学,也是久经洋场了,这“洋叔”还真当得。</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但他似乎并不乐意我们喊他洋叔,近乎固执地</font><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用标准普通话纠正过几次。</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跟你们说多少遍了,是‘爷叔’,不是‘洋叔’。”</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接着,又解释道,上海人都这么叫,是“爷叔”,“爷——叔”!</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又说,上海可是个大世界,不像我们的小镇,这么落后。</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你们长大了,可得记着去外面闯荡一番,大上海是一定要去的。”</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还说他自己在上海读大学期间,走过不少地方。末了郑重地申明,见的世面多,读的书多,知道的事情就多,懂的道理也多。</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听我的,叫‘爷叔’,没错。”</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可我们还是习惯叫“洋叔”。不过,叫得很认真,叫得很推崇,也叫得很欢快,一点没有取笑或是揶揄的意思。“洋叔”也就认了。我们喊他,他会“嗳嗳嗳”地应答得很畅快。这或许也是洋叔的知书达理,跟孩子较什么真。我们就更加推崇他了,“洋叔”、“洋叔”,喊得更响亮、更欢快。</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洋叔”也确实值得我们推崇。三姨就时常夸奖说,“洋叔”是跑过三省六码头的大人物,小镇容不下他,兔场更不是他久留之地。终有一日,“洋叔”会去更大的城市,见更大的世面。终有一天,“洋叔”会找到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会有出头之日的。</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那时候的“洋叔”,全不像后来流落街头似的蔫样。不说西装革履,至少那衬衫,那西裤,可都是白是白,蓝是蓝。尖头皮鞋也必定天天上光打蜡,乌黑锃亮,能让苍蝇跌断脚骨。</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那时候的“洋叔”,精神气头十足,说话做事都很快捷。</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常见“洋叔”一边在层叠成行的兔笼前巡查,一边指点三姨她们,这几只兔长硬毛了,兔草该晾干一些;这几只正当妈妈,要喂点豆浆;这几只该剪毛了;这几只……俨然兔场主兼技术顾问。</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等他歇下来,我们便模仿他的样子逗他。“洋叔”不但不发脾气,还会把我们轮番抱起来,高举过头顶飞跑,并“嗡嗡嗡”地高喊着,让我们过一会乘飞机的瘾子。</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洋叔”也给我们画飞机,折飞机,还和我们一起赛飞机。</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纸折的飞机,能飞得多高,能飞出多远?最后,还不都栽倒在免笼架上。可那时的我们和那时的“洋叔”,都觉得这也是一种梦想的放飞,玩得十分投入,十分开心。</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秋天,兔场里有成堆成堆的嫩玉米,是菜场挑剩的,几毛钱一车拉来喂免的。那些嫩玉米,多数是缺牙的,癞头的,蛀了虫的。间或有几颗玉米粒比较齐整、饱满的,“洋叔”便会细心地挑出来,在锅里煮一煮,分给我们。洋叔说,这是甜玉米,上海人都拿它当营养品,你们也吃一点,补补身子,补补脑子。这是我们最先认识到甜玉米的食用价值。</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后来,不知为什么,兔场关闭了。三姨去胶丸厂上班,我去乡下念书,“洋叔”去了他神往的大上海,闯世界去了。</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一晃五、六年,再没见过“洋叔”。</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忽一天,回到城里读中学的我,在街头看到一个人,梳三七分头,穿半旧的中山服,高高挑挑的个子,分明是“洋叔”。可当我喊叫着奔过去时,他忙低下头,匆匆避开了。</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我便跑去问三姨,我在街上碰到一个人,很像“洋叔”,可他不理我。三姨说,那人正是“洋叔”,因未找到合适的工作,或者还有失恋等原因,已经精神失常,上海的某个单位,把他送回来了。又说,“洋叔”已经失去记忆,认不得熟人了。三姨去看过他,他也是不理不睬。三姨让我以后看见了,不要再喊他“洋叔”,怕刺激“洋叔”,也怕人家笑话,认个疯子当“洋叔”,多没面子。</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再后来,三姨不再提起“洋叔”,我也不再追问。</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但毕竟是个大活人,一个小城里住着,抬头不见低头见,碰到“洋叔”的时候还是很多的。每次碰到,“洋叔”总是很快低头走开。</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又过些日子,小城渐渐多了关于“洋叔”的传闻。不过,都语焉不详,断断续续的,零零星星的。大约晓得,“洋叔”的大名叫王以暄,是个独生子,从小父母宠惯的,读书很用功,但不愿吃苦,大学毕业后找工作,挑三拣四,终于,没有合适的岗位。</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又有人说,“洋叔”曾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只因失恋打击,主动放弃了优裕的工作,离开了上海这个令他伤心的地方。回家后,又觉得小镇没有他施展英武之处,便有些怀才不遇的失落感。加上父母相继去世,生活上没人照料,也没个劝慰的亲友,便精神错乱了。最终,沦为街头行乞者。</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洋叔”的行乞,很有些特别。他从不开口乞讨,总是不声不响的站在人家门口,给他便要,不给他便走人。有时,还会提点不近情理的要求。比如,在填饱肚子后,若是哪家主人还给他熟食,他便会直愣愣地喊一声:“我要粮票!”再比如,碰到原先中小学时的同学,他会咕噜一声:“我要下馆子!”意思是,你得给钱,还得给足一定的数额。如果给少了,不够他吃碗三鲜面之类的,他便会揭你老底,说你读书时怎样抄他的作业,偷看他的试卷。</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像“洋叔”这样的文明乞讨,自然多数时候是没收获的。他也不怎么死皮乞脸地跟人缠。不给也就算了。倒是有时看看这家境况确实不错,却不肯施舍,他便会鄙夷地嘀咕几句:“皮箱里有的是钱,那么小器!”</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洋叔”分明已过上了寄生虫般的生活,他却极忌讳被人戳穿。当孩子们尾随他,叫他“寄生虫”时,从来不狂不癫,也不打人骂人的“洋叔”,会气急败坏地马上还击。他会高分贝、高频率地一气甩出一连串带“虫”字的言辞,什么“寄生虫”、“吸血虫”、“臭虫”、“蝗虫”、“蛔虫”,但凡他看过听过的虫子,都会被他搬来当枪弹……但“洋叔”绝不追赶小孩,总是一边嚷嚷,一边顾自走开。</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有时,我在想,“洋叔”念念有辞地说那么些虫子,或许是在自责自贬。若是他真像我想的那样,从来不痴不傻,他就该有自知之明。</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也有一回,“洋叔”悄没声息地站在了我家门外。这时,我已经是有了女儿的母亲,“洋叔”已经未老先衰。看着让人同情。我拿了足够他上几次面馆的钱和粮票递给他。原本低着头的“洋叔”,或许是惊讶我给的多了,抬头看了看我。眼皮一跳,一定是认出我了,立马又像偶尔路遇一样,很快转身走开了。</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从此,“洋叔”再也未从我家门口经过。显然,他还认得我,他羞于向儿辈的我要钱物。这样看起来,他还不全傻,还要斯文,还是要面子,大有鲁迅笔下“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己遗风。</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但若说他神志清醒,为何不知冷暖,不分冬夏地披件老棉袄?何以能甘于终生流浪行乞?怎变得如此不会收拾自己?又为什么再不出去闯一闯、搏一搏?……</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对于“洋叔”,我知之甚少,恐怕也没有多少人会走进他的内心世界。他给人的直观印象,唯有懒惰、痴呆。小镇上谁都可以讥讽他,议论他。甚至,有不少年轻的妈妈,常拿“洋叔”来吓唬孩子:</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再哭,再哭。再哭,就送给王以暄!”</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或者,以“洋叔”为反面教材,警示自己的孩子:</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可不能好吃懒做。当心日后成了王以暄呵!”</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久而久之,“洋叔”的知名度提高了。据说,某年选县长,他的得票也不少呢。但随之就有人谩骂,这么乱投选票,简直就是王以暄——小镇的人们,到底还是打心底里鄙夷“洋叔”的。</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未知“洋叔”可晓得人们对他的猜疑、评价和鄙夷。</font></p><p><font face="楷体_GB2312" size="4"> 我倒真的很希望,“洋叔”不疯也不傻,有朝一日,他会自己站出来,以“洋叔”独有的方式,叙述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的人生经历。或是,再一次较真地用标准普通话纠正,不要叫我寄生虫,该叫“爷叔”,“爷——叔!”</font></p>
作者: yexu 时间: 2006-11-10 23:23
不过我们一般都是叫“王远暄”的。我以前在四小读小学时还能经常碰到他,他是桥上人。我妈也是住中山西路那里的,她说王远暄没有疯,他讨东西是不张口的。王远暄以前读大学时和同学一起出去,一个算命先生看到他就说是“讨饭胚”。王远暄还有个姊妹好像还住在桥上,以前是粮食局的,隔三差五地还会给他添衣服。不过现在真的好久没见到过他了!
作者: 龙头 时间: 2006-11-11 00:40
<p>哎,原来还有如此曲折的一段经历啊.</p><p>爱情\事业,折磨着人才么</p>
作者: 安琪儿 时间: 2006-11-11 02:59
看的我好心酸啊
作者: 传说小妹 时间: 2006-11-11 04:53
这个人到底是谁啊???我怎么听都没听过啊???
作者: 闲云潭影 时间: 2006-11-12 03:31
王 以 轩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6-11-12 03:37
LS的可有考证乎?
作者: 快乐老狼 时间: 2006-11-12 03:37
王远暄
作者: 水龙头 时间: 2006-11-12 03:50
狼哥的可有考证?
作者: 安琪儿 时间: 2006-11-12 03:58
<p>不管他是什么名字都一样</p><p>真是叫人心酸哪</p>
作者: tianmeng 时间: 2006-11-12 17:35
啥人啊?没听过。
作者: yexu 时间: 2006-11-12 21:49
怎么会没听说过呢?这个人在天台县街是超有名的,天台县长是谁不知道还可以原谅,不认识王远暄就太说不过去了。小时候我妈都说:你再讨债就把你掼给王远暄!
欢迎光临 后司街 (http://317200.net/) |
Powered by Discuz! X3.2 |